初三语文月考试题(2)

时间:2021-08-31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叹为观止B.前人之述备矣 筹备会议

  C.长烟一空焕然一新D.把酒临风身临其境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8分)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12.作者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目的是什么?(3分)

  (二)阅读《听秋》,完成第13—16题。(17分)

  听 秋

  ①

  秋天有声音吗?秋声似乎薄情城市,而情钟于乡野。

  ②立秋过后,苦于北京城内仍然一片酷夏,毫无一丝秋天的意象,便远行到乡间去寻找秋声。这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乡间的秋天云白天蓝,天地间没了浓妆艳抹,绽露出春日和夏时没有的清纯。到了这个时日,有人丰收,有人瘪囊;懒汉与耕夫的春种夏播,都在秋天得到回报。因而在一年四季中,我最敬重秋天这个美神,她比法官还要公正,她比一切罗盘刻度都要精确无误。与这是城市人很难看到,更无法得知的秋的深广内涵。何况秋光秋色秋山秋水,都与文人的文学细胞相拥相抱,与文人的感悟神经亲密无间呢!唐代诗人王勃“落霞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不就是秋天最好的一幅写意画吗!

  ③很不巧,汽车开出京城不久,秋雨就破天而落。开车的友人老朱,用手机给市内打了个电话,询问雨情。城里人回答说:“这儿没有下雨,你们那儿天漏了?”老朱说:“天没漏,是银河决堤了”听了他们的无线电波的交谈,我更觉得不虚此行,要是不走出京城,到哪儿去听雨声,怕还在酷暑中承受蒸烤呢!可是,秋雨越下越大,先是车窗前那两根像剪刀般的雨刷,因雨大而失去了效能;后又因滂沱大雨久而不止,致使汽车不得不抛锚于荒郊。友人为此心里很急,我则心中暗暗窃喜:我的天,好一场淋漓爽透的秋雨,难得在初秋的田野上,坐在车里倾听秋声!这是老天有意安排,让我出来倾听天上的银河在大地上演出的一首秋的交响乐。

  ④友人说:“你不开车不知道急,要是雨总这么下,我们就得被困在这儿!”

  ⑤“在车上迷糊一夜,也比在城里睡一夜好。”我说,“夜宿田园古道,听贯耳秋声,你不觉得比听城市摇滚过瘾?”

  ⑥可能是老天体谅友人老朱之心吧,沱雨终于由大而小,最后变成了迷漓雨丝,得以使车子可以重新启动。目标正前方——远离京城近100公里的山村溪翁庄。

  ⑦久违了,乡野的蝉歌——当我们抵达山村时,迎接我们的是一片秋蝉的合鸣。在城市里整整一个苦夏,也没听到过它的一声歌喉;听到的只有窗外的电钻声声——那儿在修建一座豪华公寓,噪音24小时不绝于耳。

  ⑧走进村舍,打开面对山野的窗子,“梭儿——梭儿——”的啼鸣,从山林间传了过来,这种俗名叫“梭儿”的东西,体形比蝉要小许多,可以算是蝉的姐妹;但蝉似乎是个五音不全的歌手,唱出的永远是一个平音;而小小的“梭儿”,歌声错落有致,尾音低沉下滑,饱含了一种忧郁悲凉的音韵。是的,它是为酷夏送葬而扮演悲情演员的,当它的歌声覆盖了蝉鸣时,标志着夏天的淫威开始逝去,灿烂的秋日已然来临。

  ⑨黄昏时分,我和妻子走进山林。山林无路但有鸟巢,在飞鸟声声惊飞中,我们再一次感到大自然的情怀,它比城市人工雕饰出来的公园,更富有梦幻的色彩。在拨开荆枝杂叶前行时,偶然可见有一两片黄叶,被我们碰撞下来,那黄色的落叶告诉我:秋当真来了,我们已然走进秋季。

  ⑩入夜之后,金蝉和“梭儿”都睡着了,乡村万籁无声。于无声处听秋声,天地间惟一的音响,就是蛐蛐弱若游丝的忧伤低鸣。

  你好!我的朋友,阔别多年,我们又在秋天的静夜相逢了。在城市,我们是无缘彼此倾听的,只有在这乡村的秋夜,我才能如愿以偿地听你的秋歌声声

  (作者:从维熙 有删改)

  13.作者为什么说到乡间寻找秋声“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4分)

  14.从内容和写法上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5.作者在乡间都听到了哪些“秋声”?(4分)

  16.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感受。请找出1—2处,结合具体语句,简要分析它的表达作用。(不超过150个字)(5分)

  (三)、说明文阅读。(11分)

  暖冬带来怎样的危机

  ①全球变暖让黑龙江出现56年来最暖冬季。上升的气温让哈尔面目全非,有关部门不得不提前拆除融化的冰景。这些冰雕至少比往年早谢幕20天!

  ②暖冬,不只在东北。2月5日,北京最高气温达到16摄氏度,创下自1840年有温度记录史以来同期气温最高纪录。南京及广州近日气温也创出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③暖冬,全球告急。美国新泽西州暖冬的天气,让街道上厚重的冬衣几乎绝迹。欧洲阿尔卑斯山一带的不少滑雪胜地,由于降雪少得可怜而被迫关闭。就连爱沙尼亚的熊和英国的刺猬都不肯冬眠

  ④联合国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日前最新评估报告指出,人类若不重视环保,到本世纪末,估计平均气温将上升6.3摄氏度。而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在亚洲每年将有700多万人面临洪水袭击,全球将有1亿多人面临粮食不足的窘境;如果上升4摄氏度,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北美地区受热浪侵袭的次数将增加3至8倍,北极海冰将减少35%

  ⑤伴随着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耗能企业对全球变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节能降耗不仅是企业的事,每位社会成员都负有一份责任。

  ⑥温水煮青蛙,青蛙在劫难逃。而对全球气候变暖先知先觉、有环保意识的人们,并不能“独善其身”,他们正无可奈何地被拖入“温室效应”的“热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力倡导节约型社会理念、普及节能环保知识,更具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