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试题(5)

时间:2021-08-31

  2.×【解析】一般来说,日记账应与收、付款凭证相核对,总账应与记账凭证相核对,明细账应与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相核对。

  3.×【解析】错账更正法中,划线更正法在更正时,可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划一条红线,在红线的上方填写正确的文字或数字,并由记账人员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在更正处盖章,以明确责任。

  4.√【解析】错账的更正方法一般有划线更正法、补充登记法、红字更正法三种。在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有文字或数字错误,而记账凭证没有错误,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5.√【解析】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为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账簿组织和记账程序。不同的单位,采用不同的账簿组织和记账程序,构成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

  6.×【解析】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是减轻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缺点是当转账凭证较多时,编制汇总转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大,并且按每一贷方账户编制汇总转账凭证.不利于会计核算的日常分工。

  7.×【解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一种对账记录或对账工具,并不是会计凭证,不能作为调整账面记录的依据,即不能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的未达账项来调整银行存款账面记录,未达账项只有在收到有关凭证后才能进行有关账务处理。

  8.×【解析】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毁损及其处理情况,应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该账户属于双重性质的资产类账户,下设“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和“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两个明细分类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9.×【解析】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起着统驭控制的作用,明细分类科目对总分类科目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

  10.√【解析】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就是会计对象。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对象。

  11.×【解析】资本公积,是指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12.√【解析】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付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就是这些产品的成本,也称为制造成本。

  13.×【解析】“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借方登记企业本期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销售费用应通过销售费用核算。

  14.×【解析】由于收入和费用等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因此,利润表属于动态报表。

  15.×【解析】企业计算应向投资者分配的现金股利,会引起留存收益总额的减少。

  16.√【解析】银行存款日记账是用来核算和监督银行存款每日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的账簿。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按企业在银行开立的账户和币种分别设置,每个银行账户设置一本日记账。

  17.×【解析】小写金额用阿拉伯数字逐个书写,不得写连笔字。在金额前要填写人民币符号“¥”,人民币符号“¥”与阿拉伯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金额数字一律填写到角、分,无角、分的,写“00”或符号“一”;有角无分的,分位写“0”,不得用符号“一”。

  18.√【解析】该企业年末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200+(1000-150-50)=1000(万元)。

  19.×【解析】“营业税金及附加”属于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

  20.×【解析】根据权责发生制基础的要求,企业已完成销售手续,则该商品的所有权已经不属于企业,不再作为企业的存货核算。四、计算分析题

  (一)

  (1)甲公司借入短期借款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600000

  贷:短期借款600000

  (2)甲公司按月计提利息的金额=600000×5%÷12=2500(元)。

  (3)甲公司1月末计提利息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2500

  贷:应付利息2500

  (4)甲公司3月末支付第一季度银行借款利息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利息5000

  财务费用2500

  贷:银行存款7500

  (5)甲公司9月末偿还借款本金及第三季度银行借款利息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短期借款600000

  应付利息5000

  财务费用2500

  贷:银行存款607500

  (二)

  (1)制造费用分配率=100000÷(5000+3000)=12.5(元/d)时,A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为5000×12.5=62500(元)。

  (2)B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3000×12.5=37500(元)。

  (3)A产品当月生产成本=4000×150+5000×20+62500=762500(元)。

  (4)B产品当月生产成本=2000×150+3000×20+37500=397500(元)。

  (5)完工产品的总成本=762500+397500=1160000(元)。

【会计基础试题】相关文章:

1.《会计基础》试题精选

2.会计基础试题2及答案

3.《会计基础》的试题及答案

4.会计基础单选试题

5.北京会计基础试题

6.会计基础试题答案

7.会计基础试题习题及答案

8.会计基础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