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试题和答案(2)

时间:2021-08-31

三 简答题(本大题每小题分值为8分,共31个小题)

  1. 学校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学校产生的条件是多方面的。⑴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⑵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⑶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⑷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培养本阶级的继承人,并强化对被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

  2.  什么是教育?

  教育有广义与狭义教育两种:广义的教育是指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特指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3.如何理解“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理解。第一种是把人的发展和物种发展史联系起来,将它看成是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及进化的过程。第二种是把人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联系起来,从而看成是一个人从胚胎到身体死亡的过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增进人的发展,因为教育的一切功能与价值都是通过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而得以实现和表征的。

  4.浅析当代中国教育制度的主要内容

  ⑴提出到本世纪末中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两基”、“两全”、“两重点”。⑵在教育结构上,确定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种类型。⑶在办学体制上,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现状,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⑷改革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⑸改革和完善投资体制,增加教育经费。

  5. 古代教育有哪些特点?

  ⑴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⑵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⑶教育与生产实际的脱离和对立。⑷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⑸教育方法崇尚呆读死记、强迫体罚和棍棒纪律。⑹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⑺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

  6.如何理解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理和方法,探究教育活动规律及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其主要特点是:(1)目的性。(2)创造性。(3)历史继承性。(4)规范性。

  7.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只是相比较而言的,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这些条件包括教育自身的状况、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家庭环境的效应、社会发展状况等方面。教育自身的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

  8.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教学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 ⑴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能力。⑵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及良好的道德品质。⑶发展受教育者身体,增强体质,使其健康成长。⑷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其心理素质。

  9.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

  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一是学校教育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二是学校教育能够为学生设计系统的教育影响。三是学校教育能指导学生选择、成长。四是学校教育有教师的科学指导。

  10简述新课程在培养目标上的几大特点

  第一,倡导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第二,关注每个学生生长;第三,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具体回答时需要略展开)

  11简述现代社会教育的共同特征

  第一、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第二、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第三、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第四、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第五、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第六、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第七、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依靠教育科学指导教育实践,遵循规律成为现代教育活动的基本理念。

  12 简述班主任工作的特点

  第一,复杂性。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首先表现在班主任工作对象的复杂性上。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构成班集体的数十名学生,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第二,动态适应性和创造性。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才达到培养人的目的,班主任组织的激发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和管理活动,必须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个性特征,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第三,情感性。教育对人的培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组织管理,更应该有对学生心灵的激励。班主任以育人为己任,应该重视情感作用。第四,艰巨性。学生的教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也不是直线前进,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长期而反复的过程。第五,全面性。我国的教育方针规定了我们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创新型人才。班主任的存在就是为了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统筹协调中得以实现。第六,集体性与个别性。班主任是整个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要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但集体的存在也是为了个人能健康地成长,因此,班主任也不能忽视对每个学生个别教育。

  13简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首先,政治制约着教育的诸多方面。表现在:一是政治通过行政干预、教育经费限制、思想控制等手段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指导思想。二是政治通过对接班人规格的预设、限定来决定教育受教育的权力。三是政治要决定、影响教育的体制、体系、分布、设置。四是政治影响着教育的目的、内容,以及方法、手段等方面,其中特别是对教育目的的规定尤其明显。五是政治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支持等手段有目的、有计划的规划、调控全国/地区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其次,教育又反作用于政治。表现在:一是教育可以宣传政治观点、制造政治舆论,直接服务于政治活动的需要。二是教育可以培养政治人才,为政治的继续提供人才贮备,间接地服务政治持续发展的需要。三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政治变革、发展。

  14.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怎样处理 “五育”的关系?

  “五育”指的是全面发展教育所包括的几个方面: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教育中,我们应当做到五育并举、相互贯通。在认识五育的关系上,我们应注意如下两点:一是各育应有相对的独立性与侧重点,二是现实中的教育应当是一体的,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专门的各育的活动。

  15新时期的教师要具备什么素质

  作为合格的教育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品德修养。具体言之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尊重与热爱学生集、集体协作精神、为人师表等。第二,知识结构。具体包括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第三,能力结构,具体包括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等。

  16简述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首先,社会文化影响着教育。一是文化作为教育的内容,影响教育内容的状态,影响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二是文化影响教育的模式、方法与手段等,特别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其教育的内容选取、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采取的方法手段等都有显著差异。

  其次,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是巨大,既可以通过对文化的传递、发展、交流、整合,而促进文化的发展;也会因为教育不当而导致文化的扭曲、缺失,甚至中断。

  17你是如何理解教育目的的功能的?

  首先,导向功能。教育的导向功能指的是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最终归宿,它为整个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其次,选择功能。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目的决定了对人的素质要求上的选择。再次,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既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是检验、衡量、评价全部教育活动最终结果的依据和标准。第四,激励功能。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它立足现实并指向未来,具有一定的理想性,这决定了教育目的所具有的激励功能。最后,协调功能。在教育活动内部,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更呈现为一种多层次、多种类的复杂系统。为了在教育者身上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素质,应该把如上各种因素统一协调起来,使之形成一种合力。

  18简述教育属性的内容

  人们从教育的历史事实、现实存在中抽象出诸多教育属性。第一、教育的永恒性。第二、教育的生产性。第三、教育的历史性。第四、教育的继承性。第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第六、教育的长期性。第七、教育的民族性。此外,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21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表现出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家庭教育的生活化;第二,家庭教育的情感化;第三,家庭教育的多样化。(各个特点有具体陈述者)

  19如何认识惩罚的教育性?

  惩罚作为一种消极的或负强化的教育方式,其教育作用具有两面性,它一方面惩罚不符合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基本民主精神,另一方面也具有教育性。正确运用惩罚手段应当注意如下基本问题:惩罚的目的在于教育、惩罚应当合理公平与准确、惩罚应当与尊重学生相结合、惩罚手段的灵活性。对教育中的惩罚,我们应报如下的态度,惩罚并不必然与教育性无缘,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如何使用惩罚手段。

  20人对教育的需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对教育的需要性表现为两个层次:个体与社会,具体言之有五个方面:第一、人不仅具有可教育性,而且有对教育的需要性;第二、个体获得生存能力需要教育,要成为一个社会的人更需要教育;第三、人具有丰富的潜能,开发人的潜能离不开教育;第四、人类社会也需要教育,以维系它的延续和发展;第五、人类的文化传承也离不开教育。

  21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并不是一个仅仅为文化的支配控制的被动的文化要素,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与人类共始终的积极能力的文化要素。教育具有以下的文化功能:教育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教育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教育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教育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22简述教育与生产力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是围绕社会再生产中劳动力再生产这一核心内容而展开的,两者关系中,生产力始终对教育起着决定作用。不论是量的方面的特征,或是质的方面的特征,教育都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制约。具体言之,生产力决定着教育目标的制定,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与学校结构,同时也制约着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及教育方法、组织形式等诸多方面。

  23人为什么具有可教育性?

  人的可教育性指的是人具有接受教育的天赋素质和潜在能力。人之所以具有可教育性,根本在于人所具有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表现是人的感觉器官和心理机能“未特定化”,这种“未特定化”一方面使人在本能方面表现出贫乏的特征,但正因这样,它成为人的可塑性的前提。现在科学研究对人类潜能的揭示,为人的可教育性展示了令人欣喜、令有振奋的前景。

  24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哪些规律

  教育必须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这些规律表现如下:第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第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第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第四、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25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创立有什么标志?

  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创立的标志有:第一,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第二,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第三,从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第四,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第五,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26为什么说教学是实现教育过程的基本途径?

  教学在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实现教育过程的基本途径,原因如下:教学作为教育过程基本途径的核心地位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和教学途径的特点决定的;同时,它还决定于教育史上的经验教训。

  27影响教育内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教育内容的确立首先制约于教育目的。此外还受如下因素的影响:社会状况及其发展,文化、科技及发展,教育对象的实际,教师的价值观、学识水平及人格特征。

  28人的身心发展存在着何种关系?

  人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两者的发展互相促进、互相联系、在实际活动中融为一体;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也相互联系,身体的发展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展支配着心理的发展,另一方面,身体的发展也受制于人的认识、情感、性格等心理过程的影响。

  29 简述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教育必须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这些规律表现如下:第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第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第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第四、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体差

  30简述道德与教育的关系

  首先,社会的道德影响着道德教育的内容。一是特定教育环境中的社会道德主张什么,那么其道德教育的内容就是什么;二是社会道德影响教育的方法、手段。

  其次,教育对社会又有巨大的作用。一是教育可以传播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公德的发展;二是学校教育可以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道德教育活动,培养有社会道德所需要的人才,提供全体民众的道德素质。

  31简单介绍你所了解有关布鲁姆的教育思想

  第一,  为掌握而教、为掌握而学

  布卢姆主张在实际中帮助每一个儿童挖掘他们在校学习的全部潜力,使绝大多数学生学会所教授的大多数内容。布卢姆和他的助手及同事们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和实验,提出了“为掌握而教”和“为掌握而学”的学校教学思想。

  为掌握而教的教学方法分五步:一是确定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二是制定实施教学计划;三是测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四是根据存在的问题给学生第二次学习机会;五是有针对性地再讲述有关内容。根据布卢姆的主张,只要教材合适,教法设计得当,结合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反馈的经常评价测验,并且教师和学生两者都了解期望于他们的是什么,那么,90%以上的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的要求。

  第二,提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6类: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第三,关于“人类特性”的独特见解

  布卢姆1964年曾将环境因素对人类特性的影响这个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报导说,被剥夺的儿童和在富裕的环境下成长的儿童之间,就保守的估计而言,智商相差20。布卢姆还指出,早期儿童的各种经验(社会的和智力的刺激作用)是与其后来的成功相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