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学试题参考(3)

时间:2021-08-3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美国犹他大学的管理学教授赫兹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末对美国及加拿大工业企业中的工程师和会计师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查,试图了解“人们究竟想从工作中得到什么?”。他研究了使人感到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工作情境,由此奠定了双因素理论的基础。

  (评)双因素理论的独到之处:

  A大胆并富于想象的修改了关于“满意与不满意”问题的传统观点

  B明确地指出,并不是所有需要的满足都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只有满足了激励因素的需要,才能激发积极性

  C不具备保健因素将引起许多不满,但具备保健因素并不一定能调动积极性 D具备激励因素会激发积极性,但不具备激励因素也不会引起抱怨。

  E激励因素是以工作本身为核心的,当职工受到工作本身带来的挑战性、成就感、责任和进步等因素的巨大激励时,对不满意的外部因素(保健因素)会有很大的耐受力,而当职工对保健因素始终感到满意时,常常又会不满于工作本身。 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S.Adams)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的合理性、公平性对职工积极性的影响。

  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亚当斯认为,在社会比较中,个人所作的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是否公平会影响个人工作的积极性。

  激励手段:

  2、具体的激励手段

  目标激励

  目标是人的一种奋斗方向,是一种外在的诱因,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任何人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存在,这正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

  目标激励,是指管理者利用设置恰当的目标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弗鲁姆期望理论能启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