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命练习题(2)

时间:2021-08-31

  ⑨我们听得涟漪四起。生命本是如此珍贵,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

  ⑩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

  (选自《杂文报》2013年3月29日,稍有改动)

  1.文章③④⑤小节着重描绘了“她”与“我们”的不同,请根据文章,参照示例,完成下表。(每空4字,可选用文中词语或自己概括作答)

  “我们”“她”

  第③小节灰头土脸明媚精神

  第④小节

  第⑤小节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文章③④⑤小节,根据参照示例,找出描绘“她”与“我们”不同的语句并加以概括。

  答案:

  “我们”“她”

  第③小节灰头土脸明媚精神

  第④小节戒备少言热情助人

  第⑤小节囫囵上车妆容精致

  2.2011年3月18日的《扬子晚报》刊登这篇文章时,删去了第①②小节中画线的三个句子,请你比较阅读,你觉得删去好还是保留好?为什么?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选文语言的赏析能力。做题时,把删后和删前的语段做比较,看有没有影响,再从画线句子对表达主题的作用方面思考。不管回答删去好还是保留好,只要理由充分即可。

  答案:示例一:保留好。因为这几句话既能够体现“她”美丽、健康的外在形象,又刻画了“她”爱笑乐观的人生态度,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删去好。①“红唇鲜艳”“灿若一朵木棉花”,这是“她”的外在形象,并非作者要着力表现的内在品性;②“她笑着说”“她乐得眉毛眼睛都在笑”,固然表现了“她”爱笑的特点,但这一特点文章多处涉及,一再写有啰唆之感;③夸张失常。

  3.文中第⑨小节画线句含意丰富,试做分析。

  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优美语句的赏析能力。先理解表层意思,作者眼睛里的“蓝”,是指自然界的“蓝”,然后,挖掘深层含义:蓝蓝与疾病抗争的精神。

  答案:蓝,既指“湖蓝”“天蓝”,又指“蓝蓝”。情景交融,写我们为纳木错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美景所陶醉,也为蓝蓝与疾病抗争的精神所感动。

  4.丁立梅曾经说过:“什么是奇迹啊?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寻常人来说,奇迹就是你没有被打败,你战胜了你自己。”(引自《生命是用来爱和珍惜的》)结合这句话,说说文中的“她”是如何创造奇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从文章找出表现“她”品质的言行、神态,作者对“她”的评价等语句回答。

  答案:她战胜了自己,创造了奇迹。①她在“身患绝症”“天崩地塌”之时,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②她看淡了自己曾经争过的“得失名利”。③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更热爱生活,珍惜每一天。④她常常去做义工,关爱他人,在帮助别人中感受生命的意义。

  5.这篇文章引发了同学们对“我想要的生活”的一场讨论,以下是部分同学的观点:

  观点一:生活就应该像文中的“她”一样,“养花种草,出门旅游”“去做义工”,这才是丰盈的生命。

  观点二:在追求事业和成就的时候有得失名利之心,无可厚非,只要合情合理合法,就不能苛责。

  观点三:追求事业和成就应该是人生的主旋律,“她”的生活是在生命只剩下三个月的情况下“非常态”的选择。

  观点四:功名得失、事业成就都是浮云,生活在于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享受。

  你是怎么看的?你可以赞成上述某个观点,也可以反对某个观点,或者提出自己新的观点。请阐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抓住话题中的关键字回答,观点要鲜明,理由要充分。

  答案:示例一:我同意观点一,我觉得这是一种充实愉悦的人生态度。①“养花种草,出门旅游”,为一朵花停留,为一片水感动,灵魂安宁,岁月不惊,何其美好!②更让人感叹的是“义工”生活,心怀仁爱,常存他人,何其难得!所以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示例二:我同意观点二。①“追求事业和成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追求、有担当,这是社会的正能量,这是时代的主旋律。②在追求的过程中为挫折失败而难过,为胜利荣誉而喜悦,这是人之常情,并且这些也是激励自己更加努力的动力,有何不可?

  示例三:我反对观点三。①事业和成就可以是人生的一部分,但不应该是主旋律,当人们为了得失名利“玩命地去争”,甚至伤害家庭幸福和自身健康,那么也就失去了生命本真的意义。②“她”的生活并不是“非常态”的选择。以下可同“示例一”。

  示例四:我反对观点四。①前者是“虚无主义”,如果人人都把事业成就看成浮云,那么社会正气何在?积极进取何在?②后者是“享乐主义”,如果人人都抱着“娱乐至死”享受生活的态度,那么社会进步何在?人类发展何来?

  示例五:我们需要脚踏实地的事业追求,也需要清风明月的灵魂生活。所以我认为人应该既有所追求,在奋斗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又应该于芜杂与烦躁中保有简单和明净,释放自己的心灵,体验生命的愉悦和美丽。

  示例六:我认为事业成就要追求,但得失名利要不得,我们要以出世的态度去做入世的事情。人生无事业不立,境界去功名更高。

  示例七: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没有最好,只有适合。文中的“她”认为曾经错了,今日对了,这是“她”的选择;你也可以认为“她”过去不错,今天错了。多元的生活才构成世界的精彩。我想要的生活就是适合我的生活。  二、综合运用

  6.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谈生命》后,班级准备开展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拟开场白】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8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同学们,金贵银贵不如生命珍贵,生命不能重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世界上有些事情可以悔过和改正,而生命的错误是没有办法挽回的。让我们关爱生命,珍爱生命吧。

  (2)【活动内容】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至少三项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搜集关于珍爱生命的故事、图片。②去敬老院做义务服务。③给芦山大地震的小朋友写信。

  (3)【劝说同学】你班有一个同学常常偷偷地去水库游泳,开展了“珍爱生命”活动后,你怎样劝说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生命是世间最宝贵的,我们应当珍爱生命,在水库中游泳很危险,呵护生命应该从现在做起呀!【解题指导】

  此题为口语交际“劝说”题,解答本题要掌握如下劝说他人的技巧:

  ①晓之以理,水到渠成。

  ②将心比心,真诚说服。

  ③巧妙设喻,委婉劝说。

  ④给对方留足面子,暗示其自省。

三、写作练笔

  7.【写法借鉴】作者用“一江春水”“一棵小树”比喻生命历程,描写了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几种状况,显示了人生的丰富多彩:人生总是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相随的。这样就将抽象的、复杂的“生命”具体化、简单化。既生动形象,又含义深刻。

  【片段仿写】请你借助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围绕生命的苦与乐来仿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生命中不是永远处于顺境,也并非永远处于逆境,顺境与逆境是永不分离的。处于顺境时你固然高兴,处于逆境时你又何必痛苦?当你处于顺境时,你很“乐”;当你处于逆境时,你很“苦”,但一定要面对现实,把生活中的挫折当作一笔宝贵的财富。在痛苦中前行,必定会收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