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高中美术说课稿汇总十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美术说课稿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美术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色彩心理》是选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美术课本》(试用)第三章《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部分内容。这一章包括形体、明暗、色彩、空间和肌理共五部分,我从中选取色彩这一节加以扩展,成为本节课的内容。本课从首先回顾色彩的基础知识,然后通过游戏,让学生体会色彩心理的作用,并联系生活去感受色彩心理。采用Authorware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既加强了课堂的交互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

  2、教学目标 :

  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高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为:

  (1)知识目标:

  掌握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A。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B。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实际运用能力

  (3)发展目标:

  A。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B。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C。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

  (4)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常见色的心理效应

  (2)常见色的色彩联想

  教学难点 :常见色的心理效应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 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在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习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讲典故、说故事、聊趣闻,逗得学生哈哈大笑。但学生终究处于被动灌输的地位,他们不会主动去体会艺术作品的魅力、不能将课堂中学到的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一节课下来,除了大笑外,别无收获。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 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 初步感知——乐中体验——讨论探究——知识扩展——情感升华

  互 动

  师 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两个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来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每参予一个游戏,都会思考完成游戏的办法,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感受到色彩的魅力,然后在游戏中体验,在讨论的环节中联系实际,自由发挥,对讨论结果探究验证,最后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知识扩展。教师从学生遇到的问题入手,引出学习任务,然后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对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设计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三、说过程:

四、说注意事项

  1、因为课件的导入 环节中插入了音乐,在导入 部分欣赏图片时,应注意及时把音乐关上,以免授课的其它环节受到影响。

  2、在"游戏一"中,要强调学生看到屏幕上的色彩,说出自己想到的内容时从两个方面来想:一是实际物体;二是联想到的心理。如看到红色,实际的物体可以想到红旗、血、太阳等,而联想到的心理有热情、危险、食欲等。

  3、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体会色彩心理的灵活运用,如自己的服装、校园的环境、教室的布置等。

  4、本课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加上游戏式的教学法,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教师应注意调控课堂纪律,把握好课堂的活跃程度。

  五、小结

  本节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游戏驱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活跃;从教学效果看,知识目标完全达到,能力、发展和情感目标基本实现。

  以上从六个方面阐述了"色彩心理"这一节课的有关设想,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高中美术说课稿 篇2

  (一)抽象艺术及其两种形态(冷抽象,热抽象)

  1、抽象艺术的含义?

  在20世纪初才开始逐步形成的一种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

  2、冷抽象、热抽象艺术的代表艺术家及观点。

  冷抽象含义:代表人物:蒙德里安。

  热抽象含义:代表人物:康定斯基。

  作品赏析《百老汇的爵士乐》。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先鉴赏纽约百老汇夜景的照片,然后一边听爵士乐(爵士乐:《蓝色狂想曲》),一边欣赏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

  教师活动:老师介绍:1、爵士音乐;2、蒙德里安生平简介;3、蒙德里安对百老汇城市面貌的感受及对爵士音乐的感受。

  问题思考与探讨:

  学生活动: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1.这幅作品使用的语言有哪些?不同的颜色块让你联想起什么?横竖交错的线条让你想起什么?

  教师活动:老师补充总结

  能力练习:欣赏几幅作品,判断它们是属于冷抽象还是热抽象艺术作品。

  创设情景请同学们思考:具象艺术能够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而抽象艺术却完全排除现实形象的可辨性呢?那么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

  由上面的问题引出:

(二)艺术走向抽象的原因

  问题思考: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本25页,回答问题。1.抽象艺术的形成?2.抽象艺术形成的原因?

  1.抽象艺术的形成:

  19世纪中叶照相机的发明加速人们对美术的本质思考,20世纪初,抽象艺术的概念在西方已经基本确立

  2.抽象艺术形成的原因:

  照相机的发明,现代的社会化大分工,西方科学理性的影响。

  抽象艺术形成之后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三)抽象艺术的特点:

  分析性,即把艺术的各种语汇分析、抽离、孤立出来并加以夸大,甚至绝对化,这就形成了抽象艺术特殊的艺术美。

  抽象艺术独特的艺术美包括:A形式与色彩;B构图与笔触;C材料与肌理;D空间与透视;E光影与运动。

  学生能力练习:让学生自己来欣赏作品,判断作品的艺术美的表现。 知识补充:抽象艺术在我国的独特表现,抽象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

  拓展:学生欣赏完这些作品后,跃跃欲试,都想创作抽象艺术作品,那么,这时候老师要适时满足学生的欲望,动手实践,创作作品。让学生听一首音乐,创作一幅抽象艺术作品。

(四)课堂回顾

  这节课重点讲述的是冷、热抽象艺术作品,抽象艺术的特点及其独特的艺术美的表现。

  四、板书设计:

  通过多媒体直接展示,首先展示本课课题,然后分别展示冷抽象、热抽象美术作品,分析其分类、代表艺术家、特点等环节,分析鉴赏部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