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3

  设计理念

  人教版新课标第八册教材第六组第22课《牧场之国》,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文章,全文围绕“牧场之国的荷兰”来写:碧绿的草原,黑白花牛,乳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挤奶的人,宁静安谧的夜晚,闪烁的灯......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体会和感受到荷兰田园那诗情画意的美,以及作者内心深处溢发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因此,我根据文本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以有效的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丰富其想象力,激发其灵感与顿悟,使学生实现创造能力的突变与飞跃。

设计思路

  依据四年级儿童特点和教材特色,本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精神。我把《牧场之国》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自学课文,体会荷兰优美恬静而又充满生命气息的田园风光。

  2、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文中重点语句,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草原、动物与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

教学重点:

  1。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特点,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2。体悟课文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设计教法

  在《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教学之后再来教这篇课文,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体会。教师的责任重在组织学生开展好活动,激励学生读好课文。本着更好地完成本课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目的,我准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采用“学——导——读——悟”的教学模式。教为学服务,这是当前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牧场之国》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其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因此采用“学——导——读——悟”的教学模式。

  2、朗读法。正是因为本文满蘸着作者欣喜与热爱之情,描画了荷兰优美恬静又充满生命气息的田园风光。文字优美,情感浓烈,充满了诗情画意,从多方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教学中,在学生理解想象的基础上加强朗读,引导他们把课文读通,读懂,读深,进而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景色美,语言文字的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感染,陶冶学生的情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情朗读的技巧。

  3、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我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播放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辅助画面,再现课文内容。这种以图画展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的方法,深深地撼动了学生的心灵,极大程度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领略课文语言美的基础上,真正领略到荷兰牧场的美丽,既是美的'享受,又轻松了课堂。

设计学法

  因为教为学服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不越俎代庖,根据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新课标对四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让学生运用以前训练过的读文章想画面的学习方法,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小组讨论,自学完成质疑问题,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交流美:

  导入:请学生欣赏多媒体展示的荷兰牧场之国美丽的画面,给予学生感官的体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为下面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个体自学,感知美。

  本课属于略读课文,我重点采用自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方法,让学生感受荷兰牧场的美。

  三、交流感悟、欣赏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跟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基础,给予了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保护了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画面。让学生在感知文字美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感悟荷兰牧场的美。

  2、抓住“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里启发学生从整体上回顾课文内容,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为下一个环节作好了准备。

  3、有感情朗读你最喜欢的语句。这一环节,不仅促进了其审美的情趣,同时也为今后习作积累了素材。

  四、拓展延伸,延续美。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了解到荷兰的田园风光是那样的迷人、令人神往。其实,荷兰还有更多的美丽之处,所以我在此出示了有关荷兰更多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感性积累。

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的灵魂,既是洞察课文的窗口,又是教与学思路的体现。为了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我对本课的板书进行了如下设计。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激发学习的兴趣。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错例分析。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在初中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一项基本技能,他对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近几天我们复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但从学生交回来的作业看,老师上课强调了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屡屡出错,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些错误呢?那就是及时发现错误,并从错误当中不断总结,不犯同样的错误。进行错题分析,利用好错题可以查找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靠就糟的现象。把这些同类错题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把一题多解进行整理归纳,避免一错再错的现象。通过本节课,让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并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一元一次方程的错例,使学生灵活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求解方程的计算能力。

  重点: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灵活地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计算简化而准确。

  本节课是在教授了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解法之后安排的。巩固复习了每个步骤及其应注意的问题,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优良品格,逐步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思想,养成正确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法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学需要。

  (1)为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我采用了自学辅导法,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组错题,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去自己解决问题,同时,为完善知识结构,教师再作点拔、精讲。

  (2)为完成第二个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引导探索法,同样通过精心审题,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此同时还进行多次有较强针对性的练习、探索,对学生分层训练,化解难点,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尝试,使学生体会到尝试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三、说学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完一次一元方程的一般解法之后安排的从学生平时的作业来看,对五个步骤中易犯的错误出现较多,这会严重影响后面的多元方程、不等式及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学习,所以必须及时纠正,通过复习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

  四、说教学程序

  由于学生对一般解法已有初步认识,我精选了一组能反映学生作业情况的“错题”让学生思考,分析错因,并且改正。

  通过五个典型错题,目的是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及时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须要解决的问题,采用的方式是学生思考判断,然后抢答,又一次加深了学生的正确认识,之后,老师“画龙点睛”的点拔与精讲,又让学生对此知识“根深蒂固”。

  中考链接,这组题的设计目的是“趁热打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大胆表达,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增加学生“成就感”。

  当堂训练,通过四个练习题,我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然后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思考,让学生不但能用一般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而且还会选择灵活的方法去解。

  总之,本节课自始至终我都是有意识培养学生动眼、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心态下去完成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