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精品】说课稿汇总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同类色与邻近色》 , 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同类色与邻近色》 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第十四册 第 3 课。

  在此之前, 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色彩方面的基础知识, 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理论、 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七年级学生他们的认 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认识同类色和邻近色,学习运用同类色、邻近色 表现画面内容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运用同类色或邻近色完成一幅色彩构成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运用同类色、邻近色创作给人的 美感,了解色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增加对生活的热爱,提高生活的 审美品位 本着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 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 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同类色和邻近色知识,掌握运用同类色和邻近色的方法, 感受同类色与邻近色的色彩美。

  难点:区分同类色与邻近色

  二、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 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导入新课(2~3 分钟)

  导入新课:在之前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 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 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的未知欲望。这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 个环节。

  引导学生看书上的图片。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 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突出小组之间合作学习能力。引导学生 主动思考和讨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还根据教材的特点, 学生的实际、 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 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 的知识兴趣华。

  三、课堂小结: (2~3 分钟)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 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 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同类色 和邻近色的概念和特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形 成良好的个性。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 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同类色和邻近色 一、概念 二、特点 三、区别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和管理的教学方法,以?教 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 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 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说课稿 篇2

  我说课的题目是二年级《阳光》,也希望我今天的说课就像一缕阳光一样,带给您一天的好心情。下面我将重点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爱像一杯甜甜的蜜汁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灵,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爱,也要把自己用真情酿造的爱献给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本单元(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关怀为主题,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人性的高尚和美好,其中本文文质兼美,意境浪漫,既充满了童贞童趣,在本单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讲述了(奶奶腿不好,小女孩佳子想把阳光作为礼物送给奶奶,可是阳光不见了,她急得都快哭了,奶奶安慰她说:“阳光都跑到奶奶心里来了。在结构上,以小姑娘给奶奶送阳光贯穿一条主线,激发了学生对亲请的感悟。是一篇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佳作。

  2、在本课中把生活作为教材的延伸,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感悟亲情,为了学生拓展学习资源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有助于回归单元主题。

二、说学情

  孩子们每天被浓浓亲情包围着,哈哈哈细腻关怀,爸爸的几声责罚,爷爷奶奶的无比疼爱,成为学生学习本课的情感基础;孩子们或多或少一定有过馈赠亲友礼物的经历,他们对这一情景并不陌生,这是生活基础;另外二年及学生喜欢阅读,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不难体会出文章的思想感情来,尤其是这样的故事,更是爱不释手。这是学习基础。

  以上是我从情感、生活、学习三方面对学情的分析,我将根据这样的学情展开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理解奶奶的话。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促使学生感悟佳子和奶奶之间的爱。

  3、联系实际生活,学会把爱奉献给身边的人。

四、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这样三维目标的确立,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品质及文章蕴涵的深厚感情。难点则预设为孩子们能否学会把爱

  心献给亲人。

五、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法上始终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在教法上,我把重重的一锤打在“读书”上,让学生尽情地读、美美的读,在读中思,在读中悟,结合文中清新的情境图,促进学生想象。一段(小练笔),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感悟文章真情。

  学法是教法的一面镜子,在学法上读----朗朗上口;想---天马行空;写---各有所悟。变被动接受为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让孩子们会读、会想、会写,真正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会学的目的。

六、说教学设计

  下面我将重点就教学设计进行阐述:

  (一)、巧设情境“激”兴趣

  从学生已有的情感入手,迅速拉近了学生与本课的距离。让学生走入文本的第一时间就直奔学习的重点。

  (二)、以读代讲“细体会”

  确立“读为主线”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读中悟文、读中悟形、读中悟情。我安排了这样三次侧重点不同的朗读训练:

  1、自由读: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边读边画出佳子的想法。

  2、 抒情读。

  3、重点讨论:“阳光都跑到奶奶心里来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还会提出问题“阳光都跑到奶奶心里去了。”?为什么说此时的阳光指的是什么?通过小组讨论,孩子们明白佳子虽然没能把阳光带给奶奶,但她对奶奶的那份孝心,对奶奶的爱,就像灿烂的阳光一样,温暖着奶奶的心,让奶奶心里暖洋洋的,比见到阳光还高兴。所以奶奶说:“阳光都跑到我心里来了。”进而,一举突破了本文的难点。为学生情感的升华推波助澜。

  这正是自由读——读出意;配图读——读出味;抒情读——读出情;重点读——读出神。这样深度的读书,让学生和文本之间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相信此时的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也不再是无所事事的盲从者,而是一群跃跃欲试的学习乐趣体验者,相信教师教学设计理念

  中的回归学生,在此时的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真正的给我们的学生一对试飞的学习翅膀!

  (三)、联系生活“巧延深”

  佳子小小年纪就懂得把爱心送给别人,她的爱就像灿烂的阳光一样,温暖着奶奶的心,让奶奶感动。观察一下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是你的同学,老师,想想他们需要哪方面的帮助,你打算怎么做呢?说一说。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课文是最好的范文”。其实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环节把课文和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懂得生活中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双捧书的手,更需要一支勤于写作的笔。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