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5)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6

  每节课学习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活动设计的很重要的体现和实现的过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幼儿的接受能力,把教学的过程分四部分去完成。

  1、用提问导入--引发幼儿对水的兴趣几个问题是从幼儿感兴趣的几个问题入手:

  (1)你最渴的时候,首先想到什么?

  (2)你手脏的时候,想到怎么办?

  (3)妈妈下面条的时候,首先将什么倒进锅里?

  (4)你喜欢玩水吗?为什么?教师提问时一环扣一环,幼儿从回答问题到提出问题,从提出问题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都表现积极主动真正引发了幼儿发自内心的兴趣。

  2、操作探索--水有什么特点教师运用操作探索的方式来学习水有什么特点,幼儿可以从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探索知识,吸取知识。

  把水的'性质是透明、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会流动充分掌握起来。操作学习时用了四个实验去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实验一、水是流动的。实验二、水是没颜色的。实验三、水是透明的。实验四、水是没有气味的。实验时,幼儿是主体,教师主导。运用了观察法、引导法、亲身体验法、互相交流等方式方法去完成这四个实验。例如:作实验一时,教师提壶把水到入脸盆中,让幼儿观察水的流动;当盆中盛满水后继续到水,盆中的水会是什么样的?观察后让幼儿提出自己的见解,幼儿的主动性得到发挥。例如:做实验四:让幼儿亲自闻一闻水和醋,判断水是没有气味的。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更能掌握知识。这四个实验的过程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做的设计。学习时,幼儿对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不自觉中完成了学习水的性质

  3、开动脑筋想一想:

  水与人、生物、生产建设等方面的关系,认识水的用途。教师利用挂图及幻灯片等教具来认识水的用途,在学习这一部分时,可事先请幼儿观察平时所见到的水有什么用途:妈妈做饭的时候需要什么?农民伯伯浇庄稼的时候需要什么?盖房子的时候需要什么等等。让幼儿把观察到变成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然后教师让幼儿观察挂图或幻灯片,对幼儿讲述他们所不知道的水的用途。例如;水能发电、利用水来搞运输等等。最后放录音儿歌《水是宝中宝》进一步让幼儿认识到水有许多用途。

  4、“从我做起”小讨论:

  发表自己的见解,阐述自己的意见。讨论从四个方面进行:(1)地球上的淡水够用吗?(2)为什么不够用?(3)不够用怎么办?(4)小朋友应该怎样做?教师提出的这几个问题环环相扣让幼儿进行讨论。讨论的中间可利用幻灯片或课件进行,当看到有关的地方教师定格、抓住画面让幼儿讨论破坏环境对水的影响,把水与人们日常行为、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真正体现了幼儿园课程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理念。教师对幼儿的讨论进行总结,也告诉幼儿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号召全世界的人都要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让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舒适的地球上。

说课稿 篇7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根据罗大里(意大利)的《不肯长大的小泰莱莎》改写的。文章叙述了一位不愿长大的小姑娘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妈妈做事的过程中长大,变成了一个善良、能干的漂亮姑娘的故事,赞扬了小姑娘独立自理的好品质,教育学生要学习小姑娘,养成独立自理的好习惯。

  朗读感悟是本课时的重点,通过朗读感悟,让学生体会感情,感悟道理。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校虽为农村小学,但教学设备齐全;教师虽教学能力有限,但力求尽最大努力,将教学设备服务于教学;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信息工具虽不够先进,但学生却力所能及的获取丰富的资料以备课堂交流。课前师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将一同走进和谐、愉快的殿堂。

教学目标:

  1.识读缠、粥、伶俐,掌握聪、短、卧、柜、照顾、休养、收拾、虚弱、自言自语等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小姑娘的成长过程。

  3.理解小姑娘是怎样逐步成长的,懂得小姑娘的成长不仅包括身体长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质和能力的成长。

  4.培养独立、自理的能力,懂得关心、帮助别人。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

  1.作者罗大里及其主要作品的资料。

  2.实物投影及投影片。

  学生准备:

  自己搜集的一些成长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长大的感觉吗?

  生:我感觉到能长得很高,会做很多事情等等。

  师:(富有诱导性地问)你们愿意长大吗?为什么?(鼓励学生做不同回答)

  生:不愿意,因为长大了会有很多烦恼。

  生:不,我愿意。因为长大了有事可以自己说了算,还能管着别人。

  生:因为长大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还可能帮大人做事情。

  (学生争论热烈,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为上课做了良好的铺垫。)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那么现在你们可以先保留自己的看法,不必再争论,答案就在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里。那么今天咱们就来看一看课文中的这位不愿长大的小姑娘是怎样长大的。

  板书课题《不愿长大的小姑娘》(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课前谈话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拉进了语文学习和生活的联系,又为本课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你们想了解课文中的这位小姑娘吗?(想)那你们愿意跟她交朋友吗?(愿意)请大家自读课文。

  要求:

  1.自学课文,画出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小姑娘的成长经历。

  (学生立即行动起来,可以同位互读,也可以小组内读。让识字这一训练点不脱离课文语境,给学生充分的学习和探究的时间,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认真的画出了生字词,并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了,现在老师就得考考大家了。(实物投影出示生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