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纪律文明月手抄报

时间:2021-08-31

  导语:一个社会的公共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程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为大家分享的安全纪律文明月手抄报,欢迎借鉴!

  文明: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的历史教训。

  公共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吗?不会!个人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修养,人的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