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节手抄报内容(2)

时间:2021-08-31

  30=沿着黄道,每一个黄道带星座所占的度数;

  72=春分太阳沿着黄道,完成l度的岁差移动所需的时间,即72年;

  360=黄道的总度数;

  72×30=2160(太阳沿着黄道移动30度,穿越过一整个黄道带星座所需的时间,即2160年);

  2160×12(或360×72)=25920(完成一个岁差周期或“大年”所需的时间,即25920年,也就是“大回转”总共所需的年数)。

  还出现了其他数字和数字组合,例如:

  36=春分太阳沿着黄道,完成半度的岁差移动所需的时间,即36年;

  4320=春分太阳完成60度的岁差移动,穿越两个黄道带星座所需的时间,即4320年。

  谢勒斯认为这就是一再出现于古代神话和神殿的天文岁差密码的基本成分,这套密码允许人们随意向左或向右移动小数点;人们也可以运用密码中的基本数字,全都与分点岁差率有关,从事几乎任何组合、排列、乘除。密码中最重要的数字是72。古代神话常在这个数字上加36,使成108,然后乘以100,得10800,或除以2,得54,再乘以10,得540(或54000,540000,540000 0等等)。

  另一个关键数字是2160(春分太阳穿越一个黄道带星座所需的年数)。古代神话有时将这个数字乘以10或10的因数,得216000,2160000等;有时乘以2 ,变成4320,43200,432000,4320000,无穷无尽。

  比希巴克斯更精确:谢勒斯认为,这些数字的演算是被刻意转变成密码,隐藏在欧西里斯神话中,以便将天文岁差信息传达给初入门的人。

  葛瑞姆认为这些数字如果真的牵涉到天文岁差,它们在古代出现,委实是不可思议的现象,因为这些数字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太过先进,并不是古代任何已知的文明能够演算出来的。他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包藏这些数字的神话,在古埃及人发明文字之初就已经存在了。从在公元前2450年左右写成的金字塔经文,看到里面就包含有欧西里斯神话的一些成分,而根据上、下文我们可以判断,即使在那个时候,这些成分已经非常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