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成长之路手抄报

时间:2021-08-31

  导语:邓亚萍的父亲邓大松、母亲蔡荷珍年轻时都是乒乓球运动员。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邓亚萍成长之路手抄报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邓亚萍成长之路手抄报

邓亚萍成长之路手抄报

  邓亚萍的成长之路

  由于个子长得矮,被认为没有发展前途,被挡在省队大门之外,张燮林慧眼识珠,力排众议,将邓亚萍调进国家队,邓亚萍在成长道路上遇到了四位好教练。

  在—般人眼里,邓亚萍9岁获全国少年冠军,13岁获全国冠军,15岁获亚洲冠军,16岁成了世界冠军,人生道路好像一帆风顺,非常平坦,其实不然,邓亚萍在成长道路上,充满了挫折和艰辛,生活给她的磨难是常人难以想像的。

  邓亚萍的父亲邓大松、母亲蔡荷珍年轻时都是乒乓球运动员。

  在60年代,邓大松曾经获得过中南五省乒乓球比赛的男子单打冠军,个头矮小、性格倔强的邓大松虽然日夜梦想当世界冠军,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梦想未能变成现实,邓大松夫妇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由于“xx”的影响,儿子邓建平到八岁才开始练球,由于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种种限制,最终未能实现父亲的梦想。邓大松夫妇转而把心血倾注在女儿邓亚萍身上。

  邓亚萍出生在1973年,那时中国乒乓球队巳重返世界舞台,世界冠军又受到国人的尊重,邓亚萍生逢其时,邓大松夫妇决心把女儿培养成世界冠军。为了让邓亚萍早日感受乒乓球的环境,当邓亚萍还躺在摇篮的时候,邓大松就用小车把她推到乒乓球台边,让她聆听球拍击打乒乓球和乒乓球撞击球台的声响……在邓亚萍学会走路不久,邓大松就把小亚萍带到省文化宫去看打球……邓亚萍在这种氛围中长大,不知不觉中爱上了乒乓球,5岁的时候,邓亚萍就主动地向父亲提出:“爸爸,我要打球!”从此.邓大松成了女儿的启蒙教练,几乎每天下午都领着女儿到文化宫去练球。于是,一方面邓亚萍特别喜爱打球,且从小性格倔强、好胜,刻苦,另一方面邓大松能根据邓亚萍的条件因材施教,邓亚萍个子矮小,胳膊、手、腿都短,就改直拍为横拍,小亚萍体力充沛,特别争强好胜,就让她练正手连续进攻、极富杀伤力的积极进攻的打法。又常常让她与年龄较大的选手对阵,以培养她敢于同强手拼搏的精神。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到了1982年,邓亚萍9岁时,就获得了全国少年冠军。第二年又获河南省的少年冠军和中南五省的少年冠军。有这么几个冠军在身,邓大松满怀希望地把女儿送进了河南省乒乓球集训队集训,认为这样可以向着世界冠军梦前进一个大台阶。可是没多久,邓亚萍却被省集训队退了回来,理由是:个子太矮,没有发展前途。是呀!小亚萍的个子的确很矮,长大成人以后的邓亚萍才1米50,可以想像当年10岁时的小亚萍能有多高。可是那时的邓亚萍除了身材矮小之外,其他的条件,如爆发力、步法的灵活、反应的灵敏、手感等等,在同年龄的少年选手中可都是一流的。但不管说什么都无济于事,省队就是不要。从省队退了回来,是邓亚萍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挫折。为此.邓亚萍昏天黑地大哭了一场。此时的邓大松却没有泄气,他深知,要成为一名好的乒乓球运动员,身材不是惟一的因素,世界冠军、日本名将关正子的身高只有1米49,不照样威震国际乒坛吗?先天不足可以后天补,只要有特长和扎实的基本功,同样可以打出一片新天地来。邓大松在女儿最困难的时候,给了她最大的鼓励,他用日本关正子的事例教育女儿。邓亚萍也没有在挫折面前低头,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决心卧薪尝胆,拼命地练,一定要争口气,让事实来证明自己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