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评课案例

时间:2021-08-31

  《姥姥的剪纸》(片断)评课案例

  自2006年秋学期以来,我校实施了“挂牌听课”制度,其主要形式为:教导处在每天上午早读课前用小黑板公布当日被听课人员名单、节次与科目,学校成立的相应听课组成员听课,听课组成员检查教者的备课笔记、集中形成书面评价反馈意见,将书面评价反馈意见与教者见面或听课组成员与教者面对面交流。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检查与研究的手段,并将继续坚持下去。

  《姥姥的剪纸》也是本学期的“挂牌听课”课例之一。

  一、导入激趣。(略)

  二、初读感知

  1、范读课文。

  【评: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教者范读课文的做法值得赞赏,也应当提倡。】

  2、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⑵读通顺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⑴选择正确的读音(小黑板)

  择(zé zhái)菜 刁难(nán nàn)

  机灵(línɡ linɡ) 薅(hāorǔ)草

  数(shǔ shù)九隆冬 三伏盛(shènɡ chénɡ)夏

  ⑵从以上词语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⑶读一读(小黑板)

  小屯 喂猪 刁难 岂知

  庄稼 驮着 啃食 清爽

  质疑:以上词语中,哪些词语你不懂?(同学互助)

  【评:教者并没有让学生查词典,而是通过同学互助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但对“岂知”的意思不应简单告知,应当让学生联系课文来理解。】

  4、指导写字:

  ⑴“刁”的最后一笔是什么?

  ⑵“岂”是上下结构,下部是什么?

  ⑶“爽”的笔顺是什么?

  【评:在指导写字时,也应当对其他字的结构特点作适当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