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考政治的100个易错知识点!(2)

时间:2021-08-31
第三单元

  49、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提醒: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50、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提醒:实践不能割断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

  51、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提醒: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52、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提醒: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

  53、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提醒: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54、事物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提醒: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55、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提醒:当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56、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提醒:必须在一定条件下。)

  57、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提醒:并非任何运动和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才可能是发展。)

  58、发展就是曲折的运动。(提醒: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59、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提醒: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前进与上升。)

  60、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提醒:量变与质变有本质区别。)

  61、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提醒: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并不是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62、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质变。(提醒: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量变。)

  63、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提醒:联系是有条件的。)

  64、任何变化都是发展。(提醒: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

  65、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提醒: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不能用时间标准来判断。)

  66、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提醒: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向上的质变。)

  67、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提醒:矛盾具有客观性,不能消除矛盾。)

  68、战争中的中日双方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提醒: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69、即使客观条件不变,主次矛盾也可能相互转化。(提醒: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相互转化。)

  70、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通过次要矛盾起作用。(提醒: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次要矛盾通过主要矛盾起作用。)

  71、矛盾就是构成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矛盾可以调和,不可以缓和。(提醒: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可以缓和,不可以调和。)

  7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提醒: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73、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提醒:不能将两方面理解为就是优点和缺点。)

  7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所以矛盾越多越好,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提醒: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人为制造的矛盾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75、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有意识地制造出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东西,而这些事物中包含着矛盾,所以意味着人可以有意识地“制造”矛盾。(提醒:矛盾的产生与消亡是客观事物自身运动的结果,不是人能够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

  76、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提醒: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77、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提醒: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78、主要矛盾就是急需解决的矛盾。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提醒:二者不能划等号,因为在特殊的情况下,却要先解决好次要矛盾,才能解决好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解决主要矛盾只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79、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提醒:实践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80、制定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提醒: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81、理论创新决定实践创新。(提醒:实践创新决定理论创新。)

  82、辩证否定的实质是创新。(提醒:实质是扬弃。)

  83、创新是人们思维的产物。(提醒:创新离不开人的思维,但创新归根到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84、发展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提醒: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辩证否定或扬弃。)

  85、创新就是科技创新。(提醒:创新包括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