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摘抄(3)

时间:2021-08-31

  5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4、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55、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5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58、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59、放于利而行,多怨。

  60、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孔子的名言摘抄

  6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6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64、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65、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6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67、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6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6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70、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7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72、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73、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4、放于利而行,多怨。

  75、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76、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7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8、刚、毅、木、讷近仁。

  79、不迁怒,不二过。

  8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82、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83、巧言乱德。

  8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8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6、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8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88、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8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90、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91、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9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