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摘抄分享

时间:2021-08-31

史记摘抄分享

  《史记》又名《太史公书》,西汉司马迁所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时期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以下是史记摘抄分享,欢迎阅读。

  史记中的名篇

  梁启超指定的史记“十大名篇”分别是:

  “大江东去楚王留芳”——《项羽本纪》

  “礼贤下士威服九州”——《魏公子(即信陵君)列传》

  “文武双雄英风伟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功成不居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

  “旷世奇才悲凉收场”——《淮阴侯列传》

  “官场显形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传》

  “戎马一生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

  “汉匈和亲文化交融”——《匈奴列传》

  “商道货殖安邦定国”——《货殖列传》

  “史公记史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

  史记中的名句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留侯世家》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史记·滑稽列传》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

  出自史记的成语

  【安堵如故】如先前一样相安无事。《史记·高祖本纪》:“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暗度陈仓】《史记·高祖本纪》:“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后遂以“暗度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拔山扛鼎】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语出《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又:“力拔山兮气盖世”。

  【拔山盖世】谓勇猛无敌于天下。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拔山举鼎】同“拔山扛鼎”。

  【霸王别姬】谓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民众,最终垮台。《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

  【鲍子知我】《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曰:‘吾始困时,当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於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后以“鲍子知我”谓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

  【悲歌慷慨】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悲壮之胸怀。《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悲歌易水】见“悲歌击筑”。

  【悲歌击筑】战国时,荆轲受燕太子丹托付,入秦刺秦王,太子及朋友们送别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登车不顾而去。见《史记·刺客列传》。后以“悲歌击筑”为典,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杯盘狼藉】亦作“杯盘狼籍”。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狠藉。”

  【背水一战】《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理由《高山与平原》:“挫折也有两重性。它可以把人置于死地,也可能使人置于死地而后生。他只有~了。”

  【避世金马】《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沈於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后以“避世金马”、“避世金门”谓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

  【彬彬有礼】文雅而有礼貌。《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博闻强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不赞一词】《史记·孔子世家》:“至於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原谓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后用为一言不发之意。

  【才气过人】才能与气魄超过一般人。《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己惮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