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作文

时间:2021-08-31

有关诗歌作文锦集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诗歌吧,诗歌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歌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歌作文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歌作文 篇1

  我总想像诗人一样,赞颂那美丽的河。

  河,给我的感觉并不是像涓涓的小溪那样宁静,也不像波涛汹涌的大海那样澎湃。河,在我的心中,只适合在诗歌中赞颂!

  “美丽的梭罗喝,我为你歌唱……”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就连音乐家都那么喜爱河,可我偏不爱那河,我只爱诗歌中的河。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寄托了诗人无边的遐想,无边的向往。它像没有加糖的咖啡,并不是人人都懂得品尝,它寄托的是诗人对淡泊的追求,寄托的是世俗对美好的向往……

  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而诗歌中的河,也诉说着诗人的平生与梦。

  诗歌中的河,泛起了一层层的涟漪,也激起了诗人一生的文学梦。荡起了一片片浪花,也响起了诗人对宁静的呐喊。

  我只爱诗歌中的河,像文弱书生那样,书写着它淡泊的一生。我只爱诗歌中的河,没有像如今的繁华闹水。它也不会任人玩耍,只会静静地,任由诗人用笔尖带动它的脉络,流向未知的乐土……

  在诗圣杜甫的《阆水歌》里,我时时能领略到 “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 的画境。我就把自己的灵魂寄居在那些奇奥的汉字中心,在诗歌的河流中心漫无边际地梦幻和漂泊。它有着浓浓的墨味,悄悄地带着一种独特的文学气味,出现在我的梦中……

  人的生命就像河流,永远在路上走着,无法停顿。灵魂在很多时候需要湿度,需要用故土和家乡的水来滋养,需要诗歌来提升。即使诗歌中的河里没有色彩,没有射影,没有掌声,也没有鲜花。它也会懂得静静地流淌而不会孤芳自赏。

  我总想像诗人一样,赞颂那美丽的河。

  无论是文天祥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还是李白的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不管是李商隐的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还是著名《诗经》里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都像遥远的星光,只能凝望。即使已经相隔了很多年,我们仍可用文字和古人对望,任由思想像流星一样耀眼飞翔,只是分开收藏,我等候的愿望,遥不可及的梦想……

  我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懂如何写好一首诗,但我只想很单纯地赞颂河,那条诗歌中的河!

  是你,带我走向远方。

  是你,画出美丽的弧线。

  是你,诗歌中的河。

  让我黯淡迷惘……

诗歌作文 篇2

  五千年文化的底蕴沉淀,

  三千载诗歌的源远流长。

  这是一条九曲回环,流淌不息的母亲之河。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爱情的歌谣在河面传唱;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忧民的沉吟在河心激荡……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黑客,以诗写景,以诗写情,以诗壮志,诗歌好似一股洪流涌入文化的河床,诗歌的河为诗人而流,为诗人而奔,诗不断,水不涸。我向往诗歌,凝视着那浩如烟海的诗歌典籍,我沉默了,沉默中寻找着诗歌里那条无形的河,却不住地沉醉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开山掌门,一身傲骨,不甘为五斗俸米而折腰,决然辞官,躬耕南亩。为义,为道,为仁,他遨游桃花源,让自己与天地为友,与山河为伍,诗歌的河,为他而流,为他而淌。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是唐代诗坛的一颗璀璨的明星,贵妃研磨,力士脱靴的胆气,赐金放还,斗酒诗百篇的豪气,彰显着他过人的魅力,他将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内心的压抑融入诗中,终留旷世佳作,为道,为仁,为志,他醉酒诗话,终成佳话,诗歌的河,为他歌,为他而唱。

  杜陵远涉,子形美名,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却抱有济世天下的壮志,虽然做官,却名而无实,在乱世中重泪,在乱世中感慨,用一支灵动的笔,记录下社会的黑暗,虽无力回天,却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无限向往,他的诗似一缕曙光,照亮一片黑暗,为仁,为志,为民,用诗体现人生,用诗反映时代,诗歌的河,为他吟叹。

  一曲悲歌诉尽一人忠肠,临洋而叹,遇滩而阻。你是一位文臣,更是一位诗人,面对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你将一腔悲愤化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为家,为民,为国,你用一颗爱国的心撑起人生的价值,诗歌的河为你而流,为你而奔。

  多少年牵绊离情,几多载借景抒怀,诗歌以其特有的灵性,将诗人内心的世界无保留地记录下来,那风雨离愁夜,那山河壮美赞,那壮怀报国志,一切的一切都是诗人情感的升华,人生价值的彰显。从爱人到爱国,从描景到壮志,一步步地推引,一层层地深入,终成一个人的成长史,一个时代的缩影。

  河有水则无穷,诗有篇则长远。中国文化在诗歌的映衬下更加绚丽,在诗歌在诗人情感的感召下更加夺目,诗歌的河是源远流长,诗歌里的河是情真意切,诗歌是泱泱大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正如那朵盛开在枝头的玫瑰花,用诗描绘人生,用诗感动人生。

  诗歌里的河为诗人而流,为时代而奔,为中国文化而淌……

诗歌作文 篇3

  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如流沙在沙漏中流逝,却带不走前人于长河中慨叹的句句篇章。

  ——题记

  是什么人喊着最原始的劳动号子“哼呦、哼呦”入诗?又是谁在河边轻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些优美的“思无邪”的歌谣出现在了人类生命记忆的源头,也出现在源远流长的中国诗歌的源头。我自幼与诗结缘,听长辈说我的名字取于《诗经》,所以从小就对诗词歌赋有极大的兴趣。

  记得从前,母亲给我讲屈原冰清玉洁,处浊世而独醒,用整个生命吟诵华章谱写成《离骚》《楚辞》的故事;描述着陶渊明在青山之中扛着锄头,悠闲漫步地走着,清脆而婉转的鸟鸣在青山之间萦回,蓦然回首的那一刹那,望见了南山的画面,吟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佳句。

  课堂上,老师讲授着李白寄情山水,恣意潇洒流淌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绝唱;赞扬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一本《历代诗词鉴赏》是我多年最忠实的朋友。它引领着我渐渐感悟到了凝练的文字下诗歌的情境美。

  儿童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总会引起诗人们的关注:花丛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草地上,“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溪水旁,“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树林间,“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池塘边,“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小舟上,“怪得无雨却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一幅幅童趣盎然的情景,似乎在我童年的梦境中重现;一个个天真无邪的孩童,原来竟和我是这样的亲近!

  《历代诗词鉴赏》教给了我透过文字表面感悟藏在下面浓浓的感情。比如送别诗,柳永吟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是何等令人伤感;李白贮立江边,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而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传递给友人的则是前途一片光明,激励友人阔步前行。

  中国古典诗歌是如此富有魅力,仿佛通过这条时间的隧道,让我与中国古代大诗人们“心有灵犀一点通”。我漫步徜徉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长河中,尽情沐浴着知识的阳光,汲取着文化的'营养,让诗歌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