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题材分类(2)

时间:2021-08-31

四、思乡怀人诗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就是人间最难舍的情——亲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用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所以,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技法解密】

  1、把握思乡怀人诗表现的主要思想内容

  常表现如下:

  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

  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多在边塞诗中涉及。

  2、注意特殊意象、特殊节日中寄托的情思

  如大雁、折柳等;

  如除夕、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3、诗歌举例

  1.羁旅愁思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首联表现了“早行”的典型情景,抒写了出门在外的作者思念故乡的感情。颔联历来脍炙人口,诗人将六种典型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山间早行特有的画面。颈联写刚上路时见到的景色。尾联写旅途的景色使诗人联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从而将“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完美地结合起来。

  2、思亲念友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第一句写眼前的实景,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烟尘蔽天。第二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三、四句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亲人、故园眷念的亲情,又写出了诗人“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和开阔豪放的胸襟。

  3、征人思乡

  从军北征(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碛(qì 浅水中的沙石;沙石浅滩)

  第一句交代了行军的地域、季节、气候,渲染了行军的环境气氛。第二句借具有“离别悲伤之意”的《行路难》曲,创造了一个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悲壮境界。三、四句用夸张的手法显示出这片笛声的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摄取了一个回首看的动作,并将难言而不尽的思乡之怨完全包容于其中。

  4.闺中怀人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五、咏物抒怀诗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技法解密】

  1、把握咏物抒怀诗的思想内容。

  表现如下:

  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

  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通过某种事物或事情的触动,进而引发出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2、举例赏析

  1、首先是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受。

  杨柳枝( 白居易 )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柳花开得那么鲜艳;柳色嫩黄,柳枝条条柔软如丝,但是或是没有车马,或是长在荒园里,又有谁来欣赏呢?

  2、其次是表达自甘寂寞、坚贞不屈、高洁脱俗(不同流合污)的气节。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寂寞开无主”、“花开不并百花丛”都是一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脱俗;“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和“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都是一种宁愿粉身碎骨也不委曲求全的坚贞不屈。

  3、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淡泊闲适等的生活。

  画眉鸟(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在林间啼叫比在笼中自由自在得多,不是一种对自由的向往对官场的厌倦吗?

  3、把握咏物抒情诗的特点

  读此种诗,首先要了解诗人所咏之事是什么,此事与诗人的关系怎样,诗人对事件的观点态度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揭示的人生感悟。

  4、把握特殊意象,体会象征意义

  如松、竹、梅、桃花、荷、芳草等;

  如精卫、凤凰、杜鹃、鸿鹄、鸳鸯、鸢、乌鸦、虎、鹧鸪等。

六、边塞征戍诗

  对边塞征戍诗的鉴赏,就是要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分析其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内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技法解密】

  1、把握边塞征戍诗人的思想内容

  表现如下:

  描写边塞苍茫雄奇的自然风光,体现边塞风光的自然之美。范仲淹的《渔家傲》

  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思想内容。

  揭露战争的激烈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征人思念家乡、厌倦战争、渴望团圆和安宁生活的思想。

  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的郁闷之情。

  1、 抒发对边塞将士的赞颂之情及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抒发将士们思乡念亲的乡愁。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3、反映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表达对人民的同情。

  陇西行(陈 陶 )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4、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表现征人的怨恨和厌战情绪。

  征人怨 (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5、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七、山水田园诗

  对山水田园诗思想内容的评价,就是要抓住山水田园诗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体会其营造的情感氛围,从而把握诗中所传达出来的诗人的思想感情或观点态度。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相关文章:

1.诗歌的题材的分类

2.诗歌题材的分类

3.中国古代诗歌常见题材标志特点分类

4.高考中常见古代诗歌题材分类

5.古代诗歌的分类

6.古代诗歌的常见分类

7.关于古代诗歌的分类

8.从题材看诗歌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