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朦胧诗歌参考(2)

时间:2021-08-31

  北岛、顾成等淡出诗坛后,新生代做为第二个阶段继续了朦胧诗,但同时表现出教强的变异性,这一代的诗人有更多的接触其他文化的机会,内容深厚,但同时晦涩难懂,代表诗人海子,海子出身农民,自认为农村可以写15年,海子扎根农耕文明,对城市的污浊有着本能的排斥,他的诗歌里月亮、黑土地、麦子等意象反复的出现,表现了他对现状的焦渴和不满,这种情绪在现实中屡屡碰壁,海子虽然在诗歌充满激情的说: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可是在生活中却没有关于幸福的一席之地。在《面朝大海》一文中,估计大家记得的最多的是: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喜欢的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的句子,被句中隐含的海洋感情所感动。这首诗中的海子是一个遗世独立的形象,海子以王者的形象面朝大海,是对世俗生活的本能排斥和拒绝。另一首《春天,十个海子》更加的晦涩,我今天也不能完全明白,但: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轻信死亡的形象已经宣誓他和这个世界的彻底决裂,在这里,海子已经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或者诉说,他不需要回应,也不需要理解。12天以后山海关上火车碾碎了海子的头颅……

  新生代的另一个旁支以韩东,于坚为代表,这一派的诗人很有意思的要打到北岛,他们拒绝精英独白,反对英雄主义,号称回归平民主义,消解崇高,结构悲壮,与之相适应的诗歌形式就是口语写作,我在上一贴曾谈过,成就不大。韩东的《有关大雁塔》: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为了爬上去/做一回英雄/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下来。于坚的《尚义街六号》茶水是老吴的电表是老吴的/地板是老吴的邻居是老吴的。没有太大的作为,它的意义仅仅表现为对朦胧诗歌的反动和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