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欠息问题的对策散文

时间:2021-08-31

  贷款利息收入是银行财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利息收入如何,直接体现银行的经营效益和利润、费用率、人均创利额、收息率……等项财务指标的完成。因此抓好收息工作是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一、欠息的主要原因

  银行大量欠息挂帐待收(有的已经成为坏帐),并且新的欠息增长幅度逐年上升,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银行经营效益提高的难题,它是国民经济(郭者说与开户企业)情况密切相

  关。从当前贷款大户生产经营状况看,主要原因是企业经营不景气,这是欠息不断增多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在收息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重视收贷,忽视收息

  一个时期,部分行处对收息工作重视不够,还没有把收息工作作为全行一项主要工作来抓。没有坚持常年收息工作而是旺季抓一阵子、,平时抓的不紧。没有把全行的收息积极性

  全面调动起来。在工作中存在着重视收贷,忽视收息的偏向。

  2.关注企业困难,忽视自身效益

  由于银行过去在较长历史时期中,一直不十分注意自身的经济效益,因此,有的职工自身效益观念较差。在处理银、企利益关系上,有向企业倾斜的现象。如:企业来了货款不积极组织收回贷款,或怕收欠息影响企业用款,过份照顾企业而忽视了银行的自身效益。

  3.重视业务,忽视财务

  在过去一个时期中,由于我国银行实行企业化管理历程较短,多习惯于抓资金、抓业务,在业务开展上,不关注或很少关注经济效益,有时,为了实现某项业务目标,甚至损害了自

  身的经济效益也并不引为重视。在银行全部经营活动中,效益意识对业务决策并不起主导作用。由于对自身效益关注甚少,全行职工的效益观念淡薄。想法花钱的人多,研究创收的人

  少。这几年虽然试行承包或经营责任制,效益与职工个人利益“挂钩”,但是毕竟因为挂钩的得失微薄,一部分人对银行效益漠不关心。

  对职工的业绩考核、任务的分配往往忽视了收息的工作。应该根据本行的财务目标确定收支数额,将应收入额逐处、所分解落实,同信贷等指标一样落实到人头。过去,有一部分基层单位,没有将收息任务落实到人头。对收息工作的经验总结推广不够,全行职工的收息积极性还没有全部调动起来。

  可见,影响银行经济效益是贷款收息率低,陈欠贷款利息逐年大幅度上升,客观原因是企业生产不景气,主观是工作尚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