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夜抒情散文(3)

时间:2021-08-31

  山村人特别好客,每当哪家有事,相邻几个村子的人都聚在一起。遇到某家小孩满月,小孩剃长毛,结婚嫁娶盖房子上梁封顶,都要大办一场。规模最宏大的要数老人过世。每当有老人去世的时候。村里的人便自动放下手里的活计,轮流到逝者家里,为逝者守丧。主事人家也毫不吝啬地拿出香烟、瓜子和散装包谷酒招待大家。好酒的人便拿出一个大茶杯,倒上满满一大杯酒,轮流着喝起来。酒量到位后,就开始了大家都喜爱的对歌,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出殡的头天晚上。出殡的前一天,主事人家的亲戚、朋友以及相邻便三三两两来到主人家里,这种古老的做客方式叫做“烧纸”。山里人特别爱赶热闹,若遇到逝者和自家有一点,哪怕是口头上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他们都要找来一队“四筒鼓”或者一对“唢呐手”,在“四筒鼓”或“唢呐手”的后面是本家的家人。他们头上披着白色孝帕布,东西随在人群后面,香、腊、烧纸、花圈、猪头,一应俱全。走在人群后面的是放鞭炮的年轻人。烧纸的人到主事家里都要先到逝者灵牌前三拜九叩。拜叩完毕后,主人家专门请了厨师等人一应俱全。然后,在露天的场坝里摆上宴席,在客人们的吃饭期间,逝者的儿子或孙子便会每桌逐一磕头,站在他身后的是一位村子里德高望重的人,在他下跪的同时大声喊道:“孝子(孙)磕头,明天早上来早点,吃完饭送老人上山”。

  吃过饭后,“四筒鼓”的鼓手们便在灵堂前宽阔的空地上尽情地跳起来,每当有人出场的时候,当事人家请的主管先生就会大声宣布该队是哪家亲戚请来的。对于出场顺序也大有讲究,若逝者是男性,排第一的就是本家族的侄子,然后是女婿、侄女婿等;若逝者是女性,那第一出场的就是自己娘家的,然后以血缘优先,再以辈分排列。每当有鼓手上场,当事家就同时燃放起鞭炮和礼花炮。这样的场景一般从傍晚延续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