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现代抒情散文

时间:2021-08-31

  在秋日的时光里徜徉,想起了苏轼的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七月一过转眼到了中秋,农作物脱去了碧绿穿上了金黄,到处都是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晚间,云淡风清,天高气爽,如银的月光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宁静而又安详。每年的中秋都有些相似,但不同的只是个人的心情而已。现在的中秋节几乎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全然没有了节日的气氛,这个时候我总会不由地想起儿时的中秋节……

  以前因生活很艰苦,一入八月就早早地盼着中秋节到来。中秋节这天,在田地里忙活着的大人们都会比往常早一些收工,拖着疲倦的身子匆匆地往家赶。

  单等月亮爬上树梢,在蓝白相间的云彩里慢慢地向空中移动。月到中秋,节日的喜庆气氛盈满了家家户户。每一家都忙着烧火做饭,屋顶的白色炊烟在月光下升腾着,在空中弥漫散开。村子里开始热闹起来,大人小孩儿眉飞色舞,不时可以听到孩子们的嬉闹声……

  中秋月圆人团圆,全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饭桌旁。那时尽管物质条件比较差,但是到了中秋节,还是要讲个排场。桌上摆放着白菜粉条炖猪肉,那厚厚的长条形,油腻腻喷喷的香。自家养的小公鸡炒熟端了上来,接着乡间的土菜如豆角、黄瓜、豆芽儿,腌的咸鸭蛋咸鸡蛋,也都陆续上齐了。

  中秋节就是乡村的“美食节”,在平常是难得吃到的美味,除非家里来了稀客,绝不会有这么丰盛的。当家的主妇从厨房里出来洗了手和脸入座,全家人算是坐齐了。男劳力举起酒杯美美地品尝着,孩子们则急忙伸出筷子埋头豪嚼着,直吃得肚子滚圆滚圆的才肯罢休。

  快到吃完晚饭的时候,小孩子就会离开饭桌溜走,呼朋唤友,背着大人悄悄地潜伏到谁家的瓜田、菜地里去了。以往听大人们说,八月十五的晚上,端一盆清水放在菜地里的豆角架或辣椒架下,耳朵贴在水面上侧耳倾听,准能听到月宫里面的嫦蛾在和玉兔的悄悄话。在儿童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对这个美好传说的无限向往。他们嘁嘁喳喳地挤在菜架底下,眼睛盯着端出来的半盆水,屏住了呼吸。领头的孩子先把耳朵贴到水面上,好像并没有听到什么,别的孩子就一个接一个换着听,还是没有!抬头看看天空,月亮似乎比黄昏时更高更圆,仔细看去,月亮里面确实影影绰绰的,好像是吴刚在砍桂花树,失望写在了每一张稚嫩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