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与顿悟散文

时间:2021-08-31

  因为喜欢咬文嚼字,看到那些名篇名著、美文佳作,被深深地所折服,或引起心灵的共鸣,或敬佩的五体投地,或豁然开朗,受益匪浅,赞叹之余便想到自己的笨拙。一位权威人士告诉我,但凡写文章、做学问都离不开悟性,其中灵感与顿悟最为重要。这便引起我常对悟性思维方式之类作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何谓悟性?悟性是对事物理解、分析、感悟、觉悟的能力。

  悟性与灵感联姻,与创新结伴,与开拓为伍。悟性思维具有的非逻辑性、跳跃性和偶然性特征。

  说到灵感和顿悟,不能不说到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领域。人的思维方式有三类:理性、感性、悟性。人的精神世界有三个领域:科学、艺术、人文。

  科学追求的是真,给人以理性;艺术追求的是美,给人以感性;人文追求的是善,给人以悟性。

  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悟性早已有之,起源最早。中国的儒、道、佛,更多的是悟性的思维。

  感性的思维方式,几乎同悟性同步,早已有之。它表现为具象思维或形象思维,通过具体的形象,运用语言的描述,进行思维。如形容、比喻、对比、夸张,用于表达人的情感,属于艺术的思维方式。

  何谓灵感?辞典是这样解释的,在文艺创作或科技研究活动中,由于经验和知识的长期积累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

  经常写作的人对灵感就特别期待,没有灵感就无法下笔,也就无法写出好的作品来。可以说很多的那些脍炙人口的名言,那些震耳发聩的名篇,那些影响多少代人的名著,都是离不开灵感的。灵感是作家成功创作的必备条件,是名家获胜的法宝。

  美学大师朱光潜在他的《谈美》里有一段精美的论述,他认为灵感有三大特征:其一,突如其来,它出于作者意料之外。作者丝毫不费心血,意象涌上心头时,只要信笔疾书,无意之中又创作了一件作品。其二,不由自主。有时苦心搜素而不得的,偶然在无意之中涌上心头。希望它来时偏不来,不希望它来时,却嫣然出现。其三,突如而去。兴会一来,思至自然滔滔不绝,没有兴会时,一句极平常的话比写什么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