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下青坪优美散文

时间:2021-08-31

  2007年春末的一天,我慕名来到寿山乡下青坪。

  下青坪社有47户178人。过去,通往滇川的五尺道由此穿越而过。后面是高耸入云的大山,前面是悬崖峭壁和奔腾咆哮的关河,当地的农户就居住在这二屯岩的乱石坡地中。多年来,他们在这里靠种养求生度日,过着艰难贫困的生活。

  在乡领导干部的引领下,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童付川家。童付川是一个有二十年驾龄的驾驶员,现在他的两个儿子在外打工,每年务工收入七千多元,一个儿子打工回来后,买了一辆微型车搞起了客运。童付川的妻子在沙石场务工,每年也能收入三四千元,再加上他自己开拖拉机,全家每年的经济收入在两万元以上。

  在新农村建设中,寿山乡党委政府大胆探索,把动员社会力量的投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使下青坪的建设得到了当地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其中,寿山煤厂出资三万元为下青坪和甘海子的群众安装了有线电视,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在建设下青坪的卫生路面时,寿星水泥厂赠送价值一万元的水泥五十吨,水麻公路二十七标段沙石场赠送价值两万元的沙石五百多方。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从十多岁的学生到六十多岁的老人自发投入到卫生路的建设中,充分体现了广大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在下青坪的中心院坝旁边,有一堵画有农业科技、计划生育、乡风文明、五尺道遗痕、寿山石门关字库等内容的文化墙,向我们展示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下青坪是五尺道的必经之地。以前,客商们翻过大山,来到下青坪都要在这里休息片刻,有的还在这里食宿。这里的老百姓十分好客,经常为客商提供方便,大家相处十分融洽。现在,乡党委政府结合大关实施“旅游富县”的战略,将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挖掘五尺道的文化内涵,打造旅游亮点,使地方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让游客们在了解五尺道文化和地方历史文化,欣赏下青坪山水风光的同时,还能观赏云台山、关河流域的自然风光和水麻高速公路上的来往车流,还能聆听穿山而过的隆隆火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