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收麦时抒情散文

时间:2021-08-31

  小满已过,马上就到芒种。农谚有云:忙中忙,三两场。一个丰收的“三夏”大忙时节就要到来。高阳下,站在涡河的大堤上,望着两岸金黄的麦浪,澎湃的心里几多喜悦,也含几分苦涩。

  我的家太康县,位于河南省的东南部,属黄淮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也随地势向东南流去,入颖奔淮济海。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四季分明,春季很短。正常年景降雨量低于800毫米。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冬小麦种植最为广泛,是全国着名的产麦大县。

  冬小麦在每年的秋天播种,农谚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是老方子了,现在好像不顶用。这些年我记得都是在10月20号以前播种。往后推迟了一两个节气。

  “麦收八十三场雨”。就是农历八月该小麦播种的时候下一场透雨,利于小麦播种,到了10月,小麦出苗后下一场透雨压一下麦根,小麦就可顺利过冬,再到次年三月来一场透雨,小麦基本就可以丰收。

  “谷雨麦炸肚,立夏麦穗齐”。到了5月初,麦子由深绿到浅绿,由浅绿到淡黄,由淡黄到金黄,渐渐地麦穗里有了内容,麦穗慢慢地变沉,籽粒开始饱满,随手掐一颗麦穗用力一搓,把麦糠吹跑,就剩下嫩嫩的肥大的麦粒,放到嘴里一嚼,真好吃。“吃到新买,能活一百”,多好的心愿哪。要是多掐点,把麦穗捆成一把,在火上一烤,搓下来更好吃。

  “麦稍黄,女瞧娘”。到了这个时节,我们这里出嫁了的姑娘要回娘家看望父母。有一年,妻携子省亲,儿子吃到了经过火烤的尚未成熟的麦子,感觉很好,没吃过瘾,嚷着还要,可已经没有了,他外婆安慰道“晚一天,姥姥多整点,让你姥爷给你送去”。没几天,岳父来,一下带了40斤,整整一塑料袋,想想这么多麦粒,他们二老要费多少时间、精力、心血取得的呀。我们吃不了,妻子就用水给煮一下,放在阳台上凉干,在煮稀饭时放点,味道真的不错。只是岳母离开我们有三年多了。有时夜半,妻醒来哭泣,我一问才知是想她母亲了,我们一起听钟表的滴答声,一起要遥望天上的星星,一起怀念她老人家----一个真爱我们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