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是归期的经典散文

时间:2021-08-31

  记忆里,我们童年的乐趣是从半导体的歌声中开始的,然而谁曾想到,一首《童年》却把自已唱进了学校的课堂;我们以为从此可以一如既往地青春年少,可是一曲《春天的故事》却又把自己唱进了珠三角的“世界工厂”;当我们开始相信离开了故乡,眼前便是“万里江山”时,一首《望乡》却让我们归思难收。

  2006年,春节过后,二月的春风把我吹进了城市。也许,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有我,只是一个偶然。然而不管怎样,我都将向她奉献出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怀撮一把故乡的尘土,于那个生机勃发的清晨,以一份与生俱来的感恩,作为美好生命的开始。在学校的课堂里我们曾经念叨:“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然而折柳惜别以后,我却毅然扎进二月的“剪刀”里,从此流落天涯。那时,父亲把我送到村口,直到机动车的尾气掘尘远去,消失在乡村的土路上,他依然在那里久久伫望。

  我不知道父亲对于我的“出逃”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或许他心里念叨的是:“小兔崽子,不混出息了,就不要给老子回来”,或者正好相反,他心里所想的或许是:“小兔崽子,家里有田有地,你还要到外头掺和个啥劲儿?”。然而不管如何,他始终没有阻拦我面对城市的向往。因为他也知道,对待儿子的教育他只能进行到这里了,除了犁地的把式,能够教给我的东西已经很少。或许他是不想看到我像村里的光棍汉子一样,整天光着膀子对着牛屁股甩鞭子,或牵着牛鼻子整天骂骂咧咧,唾沫星子到处乱飞。

  汽车在乡村的土路上飞驰着,沿途,机动车扬起的尘土将原本破旧的玻璃窗又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不过那也没什么关系。对于一个乡下人来说,乡村的风景早已懒得再多看一眼了,而乡村的另一端——城市,才是我们心中的向往。面对前方,我不知作何感想,因为我生来便和城市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我想,往后我或许将不屑与那些随波逐流的伙伴为舞,而将会和那伫足江边的诗人成为莫逆之交,或与那流浪街头的歌者结为布衣知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