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的散文

时间:2021-08-31

  止于至善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止于至善的散文一

  自古以来,人们崇尚和追求"完美". "止于至善",这是古人修身治国的一个至高境界,而运用于当今社会,这更是一句激励人们不断进取的至理名言。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克服自身缺陷,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完成了蒙昧时代到野蛮时代再到文明时代的演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性原本就是"光明"和"黑暗"的混合体。我不相信勤学苦读的鲁迅先生没有片刻的懒惰,我不相信谦逊的克雷洛夫没有为创作的成功暗暗自满过,我也不相信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在高悬明镜时,面对亲情不曾有过丝毫的犹豫。这就是真实的人性,一个人不可能毫无缺点,甚至让你引以为傲的闪光点也会有突然暗淡的那一刻。但是人们内心挣扎善与恶的抉择,堪称是一种完美的历练。我们不可能成为没有任何瑕疵的"圣人",但我们可以尽量的扬长避短,说穿了,"完美"就是我们要穷尽一生去孜孜追求的理想境界。

  尽管人们出于不同的目的,赋予完美不同的内容。但我要强调的是,完美是具体的、客观的,她是人类对真理的认识和个人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司马光砸缸,人们不会因为缸破水流而责怪他浪费;赵子龙长坂坡救幼主,人们不会因为其目睹了甘夫人给孩子喂乳而责怪其亵渎。孔明"六出祁山"体现过程的完美,雨果《悲惨世界》的面世,彰显结果的完美。王导登亭北望,祖逖中流击楫,范滂登车揽辔……那是豪气勃发的完美,傅说(悦)筑墙、姜尚垂钓仍然是一种达则兼济天下,贫则独善其身的完美。

  我们追求完美,我们崇尚完美。但是,当我们直面现实的时候,"追求完美"已经远远超出了"修身"这一范畴,人们更多的是在事业,金钱,地位和荣誉上把"完美"作为一个终极目标。我想在座的很多同学上完大学想考硕士,甚至有人想念完硕士考博士,这种奋斗的精神固然值得称赞,可是我想问一问,你们有几人是真正像古人那样为了 "修身治国平天下"呢?可能更多的人只是想为了获得那一纸证书,以寻求高职位,高薪水。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人甚至不惜花大价钱买论文、买学历、买文凭。这追求的绝不是真正的完美,这展示的不过是行事的虚伪,人格的卑鄙,学识的浅陋。

  有人说,当生存成为第一要素时,追求完美似乎就成了一种奢侈。而我想说的是,只要我们不放弃奋斗,我们完全可以在求生的过程中追求完美,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体现人生的价值。

  不求今朝成大器,但愿常在奋斗中。也许我们无法正真止于至善,但我们可以在通往至善的道路上,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升华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