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架山下寻诗圣散文
与诗仙李白齐名的唐代大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的杜甫曾自号自己是西京长安的“少陵野老”,因此,有人以为他是西安人。又因为他写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并于成都浣花溪畔筑草堂三间,被称之为“杜甫草堂”,又有人以为他是地地道道的成都人。后来,他在因安史之乱而漂泊西南时,病逝于湘江之上,曾埋骨于耒阳,当地人又以为他是耒阳人。那么,杜甫到底是哪里人?他的故里又在哪里呢?历来众说纷纭。但据研究杜甫的专家们考证,他的故里、他的出生地不在别处,就在洛阳与郑州之间的河南省巩义市南瑶湾村。据说,他的出生地是笔架山下的一座窑洞,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古戏里的“寒窑虽破能避风雨”精典唱词,正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境相似。几次赴洛阳,几次下决心,但终不能成行。此次乘火车前往,返程途中决心走公交的路线,先到巩义市去拜谒一下诗圣杜甫故里,然后去郑州或乘火车或坐公交回山东。
从十三朝古都洛阳花十六元人民币乘直达巩义市的公交车,经“佛祖释源”的白马寺,过曾西天取经的唐僧玄奘的故里偃师市,公交车走走停停,不足七十公里的路途竟走了三个多小时。远远望见巩义市公交车站前面公园里高大巍峨的杜甫雕像,心里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激动:终于来到杜甫故里了,终于实现了自己作为一介书生的夙愿了。然而,等下了车四处打听才知道,杜甫故里原来不在巩义市区内,而是在十多公里外的站街镇,等一元一次的公交车已怕是来不及了,不得已花三十元钱打三轮出租车前往。
靠拉前往杜甫故里的客人为生的出租车司机是个非常热情和善谈的人。从他口中得知,站街镇原来是巩县的所在地,离洛阳和郑州正好是七十公里。巩县地处黄河南岸,嵩山北麓,为“四固之地”,巩县之名由此而来。改革开放后,巩县撤县改市,市区迁至孝义镇,为照顾孝义人的情绪,于是改名为巩义市。巩义市人文厚重,不仅有杜甫故里,而且还有杜甫墓、宋太祖赵匡胤墓、寇准墓、康百万庄园等名胜古迹。巩义市原属洛阳市,现属郑州市,是全国百强县,经济总量位列河南省县级市之首,现正准备升格为地级市。司机师傅边谈边笑,一脸的欣喜。
经杜甫路、河洛路,乘车东行不到半小时,远远地便看到了那座被称之为“笔架山”的黄土堆成的小山。山势看上去不是太高,有三四十米高的样子,但三峰相连,高低错落,的确像极了放大了千万倍的文房中的笔架。山下便是早已富饶发达的站街镇南窑湾村。而杜甫故里就在这个镇子的北面,再往北走是直通连霍高速公路的出入口。
走进这座绿树掩映、红墙青瓦、歇山顶、双飞檐,颇具汉唐风格的杜甫故里大门,宽阔的道路两侧是数千通历代著名书法家书写的杜诗碑刻,而最让人自豪,也最抢人眼球的是那首杜甫登临东岳泰山时所写的那首《望岳》诗竟然也赫然立于其中:“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由此诗可见盛唐时青年杜甫胸怀天下、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卓然心态和“凌绝顶”、“览众山”的英雄豪气,然而踌躇满志的青年杜甫却偏偏遇上了号称“野无遗贤”,拒能者贤人于朝廷之外的有着“口蜜腹剑”之称的当朝宰相李林甫,又遇上了自以为“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创造了开元、天宝太平盛世而耽于安乐情色之中的唐明皇,他虽与当时的.李白一样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却只好在左拾遗、参军等八九品官位上混日子,有时甚至靠写诗写字的润笔费,甚至是别人的同情施舍为生计,却偏偏“位卑未敢忘忧国”,但这却恰恰成就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诗人。
粗粗欣赏过那些真、草、篆、隶的书法精品,回味徜徉在杜甫诗歌的奇妙意境中,已来到了一座高达数十米的古铜色塑像面前。那是让天下人为之“仰之弥高”的一座诗界英雄的塑像,塑像的主人正是诗圣杜甫。只见诗人头带纶巾,身着长袍,左手握诗书一卷,右手扶峰峦叠石,面色沉郁,锁眉昂首,极目远方,健步前行。塑像取粗线条大写意形式,头像刻画稍显精细,中下部身躯已与祖国的海岱山岳融为一体,愈显得巍峨挺拔、高耸入云,让人仰叹观止,肃然起敬。
诗圣的脚下,是一块巨大的白色石雕,像一册从中间翻开的厚重书卷,上刻着“拜诗圣文”四字及长篇四言诗文,代表了华夏儿女及世界各国热爱杜甫、爱好杜诗人士的心声。
转过杜甫塑像,穿越才子门,度过诗圣桥,前面是一座独立的院落,院内树木稀疏,芳草凄凄,环廊展厅,碑刻林林。而迎面而来的主体建筑便是纪念杜甫的诗圣堂。
诗圣堂座落在五级台阶之上的巨大平台之上,为单檐歇山顶建筑,除屋脊、筒瓦为黑色外,廊柱、栋梁、斗拱、房门、墙体与院内其他建筑一样皆为红色,给人以暖暖的诗意和激情奔放之感。红门上方高悬一黑底金字匾额,上书“诗圣堂”三字。走进诗圣堂,迎面便是高大的诗圣杜甫的汉白玉座像,只见他背依唐人山水松石古画,正襟危坐,面色沉静,双手轻展诗卷,双眸凝视远方,完全没有了他在《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时“漫卷诗书喜欲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无限欣喜之态,而是一种面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时为国担忧、为民呐喊的思考者形象。座像后上方有一金边白色巨匾,上写着“诗圣千秋”四字,是朱德元帅的亲书。两边对联为:“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峻洁之姿。”此联取自宋代著名诗人、词人秦观的《韩愈论》,其中说:“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峻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作所不及焉。”这是古人对杜甫诗歌融历代诗家之长,集古今诗歌之大成的最高评价,也是今天千百万所有喜爱杜甫诗歌者的一致共识。杜甫当之无愧。
走出诗圣堂,从庭院右侧便门出去,沿路东行穿过一陌绿色竹林,眼前便是富有传奇色彩的笔架山。笔架山虽是由几万年来的黄土堆积而成,历经千年的风雨剥蚀,且长满了杂草树木,但仍不失其峻峭,依然巍然挺拔,默默地俯视着中原大地的沧海桑田巨变。不知杜甫的祖父,唐初著名的诗人,时任巩县县令的杜审言是处于何种考虑,在这座小山中开挖了上下两层数十口窑洞,并在山下建起了自己的大宅院,而当我拾级登上翠竹掩映的层层台阶,来到上层窑洞前大槐树下的庭院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杜甫先人的决定是有其深意的。因为这里是整个巩义市的制高点,站在这里,可以北望千万里而来的黄河、洛水,南眺百里之外的蒿山少林,而西面却是一望无际的原野、村庄、河流,再远处便时唐时的东都洛阳,更远处便是西京长安了。杜审言的安家方略也许最终决定了这个小小的笔架山中注定要飞出一只金凤凰,走出一位超越历代所有王侯将相,影响千秋万代的世界级伟大人物。
然而,杜甫出生的窑洞却是再普通不过了,甚至觉得有点寒酸。这是一口与其他所有的窑洞一样的窑洞,处在笔架山的最底层,窑洞正面山墙都是由青砖勾缝砌成,只是与别处不同的是这里的青砖历经千年的风雨侵蚀,已分明有些破损和残缺、苔痕斑斑,窑洞上边长满了乱树杂草,让人感觉这是杜甫出生时的本来模样。而其他并排和上边的窑洞分明是为了发展旅游,而于近期修复的。窑洞拱门之上有装饰性砖雕,砖雕上方悬挂着五个铁制行书:杜甫诞生窑。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作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来此游览时题写的。窑洞门口座落在五层台阶之上,离地很高,但非常窄小,不足一米,因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有木栅栏守护,不能进入。但从门外看去,洞内四壁是砖砌发券而成,窑顶成拱形,进深在10米左右,宽不足3米,青砖铺地,略显陈旧。洞内深处佛龛旁安放着杜甫白色塑像一尊,门内放置着“诗圣故里”石碑,碑文是行草巨字,由清河南府尹张汉于雍正五年重修杜甫故里时所立并书。此外,洞内还有三块残碑放置在墙角,看不清上边的文字。
真的难以想象,这个狭小阴暗、平淡无奇的小窑洞,竟是万代尊崇、千秋敬仰的一代诗圣杜甫的诞生地。英雄不问出处。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成至圣孔夫子,不也是出生在山洞之中吗?孔子所出生的地方是一座荒山上的老虎洞,这座山叫尼山,孔子因此得名孔丘,字仲尼,这洞因生产圣人而改名叫夫子洞了。尼山、笔架山,本来都是些无名的小山,却都因诞生过一个伟大人物而闻名天下了。
从窑洞中走出来的杜甫,从小就表现的聪慧异常,让人喜爱有加。他三岁开始习字,“七龄即思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十五岁时健如黄犊,“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十九岁周游山东,二十四岁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不中,于是周游吴越、齐赵,践行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治学箴言。三十二岁与诗仙李白在洛阳相遇,过着“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共行”的快乐生活,以后在长安求职十年,遇安史之乱,被俘,但因官职太小被叛军忽略而逃走,投唐肃宗被授左拾遗一职,又因拾遗太尽职为被罢免宰相房琯鸣不平而得罪肃宗,被降职安排再不受重用。后辞司功参军一职,奔四川成都,任检校工部员外郎,过着四海为家,四处漂泊的日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他感到余生不多,思乡心切,于是决定回家洛阳南窑湾,但却在饥寒交迫中,病逝于湘江中的一条小船上,终年五十九岁。郭沫若考证说,他是五六天没有饭吃,得知杜甫大诗人来到耒阳的县令急忙派人送去了大块狗肉和几坛美酒,没想到这却要了诗人的命。
所有这一切,在窑洞前的庭院和展厅中都以塑像、文字、图片、实物及现代电子影像的形式加以外印证和说明。
“文章憎命达”,文才出众的人往往命途多舛。这是杜甫在写给李白的诗中对自己的一生所作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是对所有试图写出好文章、好诗文的文人学士们的深切提醒。杜甫虽一生没有做过多大的官,但正是他一生的坎坷曲折、朝不保夕,甚至连自己的小儿子都因此冻饿而死的惨痛经历,让他真切地体验、体会到了下层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感、所盼,让他写出了任何别人都无法写出的大块诗文,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诗史”和诗圣的崇高位置。他的“三吏”、“三别”,他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真实描写,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愤呐喊,他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千古绝唱,他的“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的真切感受,他给我们留下的1500余首灿烂诗篇,字字珠玑,句句精华,深深地感动着、感染着每一个读者,每一个世人,每一个后来者,于是人们把他的诗称之为“诗史”,送给他一个无人敢争雄的无上称号——“诗圣”,这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有幸?
当出租车载着我又回到巩义市公交车站,搭乘通往郑州的最后一班公交,在通往泰山的列车上因没买到有座票而被挤来挤去,无法坐稳时,杜甫为了生活、为了国家,为了天下众生四处奔波、四处呐喊的形象一次又一次地浮现了眼前。杜甫如果生在今世,乘坐飞机、高铁或载满农民工的普通列车周游全国时,不知作何感想。他还能写出那些“诗史”般的不朽诗篇么?
【笔架山下寻诗圣散文】相关文章:
1.《寻》散文
2.寻伤感散文
3.寻爱-散文
4.夜寻散文
5.寻石记散文
6.寻红散文
7.夜登笔架山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