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风雨乡音路散文

时间:2021-08-31

十年风雨乡音路散文

  落叶归根牵就所有在外游子那颗漂泊不定的心,不论你在何时何地,心中最牵挂的永远是乡音乡情。喝着武乡水长大,吃着武乡米成人,从南征北战到和平岁月,从普通一兵到主政一方,不论你有多风光,无不受着武乡魂的影响与浇灌。武乡——血染的土地,铸就太行精神最美的篇章,这不是吹捧,这不是虚张,这是故乡人民用实际行动谱写的惊世之壮举。历史不容忘记,功绩永当存世,二十年前朱玉楼先生身担重任,一手创办《乡情》杂志,缓解了在外游子的思乡情结,也增进了故乡与外地的双重联系。然而世事难料,朱先生阖然长逝,十年《乡情》停刊,家乡外地联系中断,让无数游子心思乱,纷纷来电来信或亲自造访,希望县委县政府恢复《乡情》杂志,架起游子与家乡这座比天还高的连心桥。为实现在外游子的共同心愿,为振兴武乡寻求发展大计,时任县委书记阎建书高瞻远瞩,欣然题字“家乡之音”续乡情再版发行,广受游子欢迎。

  临危受命创《乡音》,书记关注续《乡情》。十年前朱先生辞世,武乡文化界人士痛心疾呼,捶胸顿哭恨先生丢下《乡情》事业叫何人为继?由其是在外乡亲们含悲忍泪期盼刊物复版,来电来信不断呼吁,引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阎书记亲自倡导题字,将《乡情》易名《家乡之音》由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办,魏平、朱泽青等为骨干,组成以赵三文为首的《家乡之音》编辑部,续接乡情意义重大刻不容缓,经月余文苑耕耘,一份精美的刊物问世。这年八月,编辑部同仁们按照以往的地址将这份刊物邮寄全国各地,《乡音》面世,得到许多老领导、老同志的褒奖与认可,不少人还写信致贺并提出宝贵意见,编辑部同仁们并将一部分改版意见公开发表在《乡音》第二期、第三期上,以示他们要把这份事业做大做强。

  十年无悔出地情,笔耕不触写《乡音》。从二零零四年《乡音》面世,到如今已走过整整十个年头,十年来编辑部同仁们任劳任怨,成天在文化领域里苦苦耕耘,把一道道武乡文化大餐无私的奉献给父老乡亲。为文著述虽说是本职工作,却也是他们的爱好与乐趣。十年来,他们不仅致力于《乡音》的编辑发行,还不断的整理、收集我县文史资料,先后出版了《武乡文史资料》第六到第十一辑,令人欣慰的是,今年年底《文史资料》全辑汇编有望再版,添补早年散失资料的空缺,这个意义不同寻常。另外还有《武乡人物志》第三卷、《武乡政协志》等从书都已编校完成交印刷厂,相信不用多长时间就会和大家见面。以及已出版的《武乡人物志》一、二卷、《武乡党史大事记》、《足迹》等等书籍的编辑、出版、发行都离不开编辑部同仁们。这其中当推赵三文,赵老师原本是一名中学教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借调进城,参与了山西省第一部新方志《武乡县志》的编纂工作,后来进入县党史办,零二年一刀切退离了工作岗位,零四年后致力于《乡音》的编辑出版,并主持编纂了以上各类图书,在在外游子的心中树起一座不朽的丰碑。难怪有好多乡亲回乡第一站就是《乡音》编辑部,想见的人就是赵三人,因为在她们的心中——编辑部的每一个同志才是她们最亲的人!

  十年风雨路,感动万人心。乡音虽小却能激起千层浪,乡音之大汇聚了天南海北武乡人,一册小书在手尤获至宝,温暖拳拳赤子心。创刊之初经费欠缺,得书者均为我县在外老干部,发行量仅千余册,随着形势好转县政协拨出专项资金,确保刊物准时出版。如今,发行数量陪增,而且是免费邮寄到各位乡亲手中,不论地位不论身份只要是武乡人都可以求书一本,正因为如此编辑部往往是存书无几,以至有些供不应求。近年来,随着武乡在外以及当年在武乡生活战斗过的老革命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女的密切关注,《乡音》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广泛,甚至漂洋过海。如太原的邢如明和长治的暴忠秀等,他们不仅长期提供回忆文稿,还为《乡音》在两地的.传播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寓居北京的张汉杰老人在生命垂危之际念念不忘是《乡音》,再三瞩咐女儿务必将他的诗送到赵三文手中,女儿点头应允他才安然离去。像张老先生这样的还有很多很多,因为在他们心中乡音是魂,乡音是根,乡音是难以割舍的情。看看家乡变化,听听家乡新闻,写写家乡的人和事,了却思乡之情,从老一辈到新一代,唯有《乡音》如所愿,也难怪一些老同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不忘告诉后人“我死后,《乡音》就是我的陪葬品,”这是一种很深很深的感情,早已灌输进一个人的灵魂。

  体材丰富多花样,《乡音》改版出路广。我最早接触《乡音》是在网站上,这份杂志很吸引人,相信也有不少人跟我一样多次浏览过这个网站,而且也会萌生一种特殊感情。从文章格式内容上来讲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如:‘家乡要闻’、‘游子畅谈’、‘乡俗民情’、‘岁月留痕’、‘缅怀记事’等栏目还保持创刊原貌,只是将‘鼙山文化’改成‘老区文苑’但还是展示优秀诗文的平台。因地制宜还适当插入过‘名扬游击队’、‘武乡中学校庆六十年’等专版,同时又增设‘红色记忆’、‘养生长寿’、‘人物春秋’等栏目,把‘域外风情’等彻底取消,杂志中间又穿插彩页与封底配合刊登全县各乡镇和部分名村。可谓是有取有舍有增有减,形式多样篇篇新颍,不亏是在外游子心中的《家乡之音》。从发行五千份的数量上来看说明刊物还是很有影响力的,特别是去年省委书记袁纯清《八进砖壁村——包村驻村纪实》文章发表后,刊物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但是,美中总有不足有些栏目的力度不是很大,应该加强调查整理收集老干部自传体资料或回忆录使人物春秋更充实。增加‘烽火岁月’、‘英雄武乡’、‘村志资料’等栏目使形式更加多样化也有实用性。再就是进行新一轮改版,或是月刊或是版面加量,以便减轻投稿者的长期等待,又能满足在外游子的盼刊欲望,岂不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经十年风雨,历十年沧桑,前后出版整整六十期,洋洋四百万言尽谱《乡音》情长。最后,我谨祝《家乡之音》越办越好。再道一声,编辑部的所有人员你们辛苦了!

【十年风雨乡音路散文】相关文章:

1.风雨求学路散文

2.十年风雨,爱更浓散文

3.乡音的优美散文

4.风雨蹒跚路散文

5.风雨雏鹰路优美散文

6.风雨雏鹰路散文

7.乡音的味道散文

8.观《风雨哈佛路》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