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想象的异乡》(2)

时间:2021-08-31

三、原味不再的斗牛

  斗牛是村寨的传统经典节目,在当地俗称“牛打架”或者“碰牛”。斗牛原来是在民俗节日时举办的活动,以纪念祖先。现在每逢国庆、元旦等等节日,为了配合旅游业的需求,也开始举办斗牛活动。如今,斗牛从原来的纪念祖先的仪式活动演变成了一项融合了仪式与娱乐的活动,苗乡斗牛还正在成为一项备受欢迎的体育活动,正在从苗乡大山走向全国。

  据考证,在三国时期,斗牛便开始在贵州黔东南一带盛行起来,“当时诸葛亮率兵南征,以黔东南为根据地,出于巩固根据地的需要,诸葛亮号召他的士卒改善与当地百姓的关系,与当地百姓一起观看斗牛,他还亲自在榕江滚仲苗寨砌筑斗牛坪,至今,古歌尚有‘孔明亲筑打牛坪’一词”。梁代《述异记》记载“蚩尤氏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反映了苗族先民蚩尤在大战轩辕时,已经开始利用牛的形象,并成为战斗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在黔东南关于斗牛的另一个传说则是“‘姑昂’(苗族始祖)把生下来的肉团砍碎撒在山坡上,便变成了无数无手足的子孙。那时候,牛是他们的伙伴。有一天,牛要求‘姑昂’让他们打架。‘姑昂’同意了,并让‘板告’去帮牛装角,叫‘板央’去装‘梳子’(牛的旋毛) ,装好后,它们就打起架来。从此以后,苗族在祭祖时,便叫水牯牛来打架,随后就杀它来代替无手足的娃儿,使子孙不断繁荣,这以后就形成放牛打架和杀牛祭祖的规矩”,而鼓藏节也从此而来。

  牛是宝贝,对牛图腾的崇拜也随处可见。在这里无论是绘画、建筑,还是一般纪念品、家庭装饰等等,都可以看见关于牛的印记,特别是牛头,常出现在各种重要的庆典、祭祀场合,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仪式用物。杨正豪总结认为,在苗乡牛有四大实用之处:耕田,积肥,送老,斗牛。原本是为纪念祖先而举办的斗牛,经历岁月洗礼流传至今,保留了诸多原初的精神元素同时,在形式和内涵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斗牛活动已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形式。

  苗乡的斗牛,大多是精悍的牯牛。在被人山人海围住的斗牛场中,被精心打扮还装上红绸的斗牛在主人的引领下,随着紧张而粗犷的战鼓声,冲向“敌人”。斗牛牛角相抵、左右攻防,整个斗牛过程都是真正的战斗,许多牛还在战斗过程中血洒战场。而围观的人则不断欢呼,为战场上的牛加油。当两头牛难以分出胜负之时,两队年轻小伙子便会持粗麻绳绕到鏖战中的牛后面,套出牛腿往后拉,从而把僵持中斗红了眼的牛拉开。整个过程惊心动魄,斗牛在场上尽力展现着威武和不怕死的勇猛。在多次角逐中登上冠军宝座的牛王,则享受着无上荣光――被打扮得威风漂亮,在跳着舞蹈、欢呼的人群簇拥下巡游,“享受”着王者的尊贵与荣耀。

  整个斗牛,都展示着一种狞厉。粗犷的音乐,观众的欢呼,斗牛勇猛的冲锋、鏖战,塑造一个紧张而又近乎疯狂的战斗场面。而那些平日里在田间劳作的耕牛,在“战场”上则充分显示了它狂野的一面,一种生命活力的勃发和怒放,也展现了一种暴力的美。斗牛,也象征着苗族历经千难万险从中原迁徙到南方大山的艰难历程,正是在这个与天地万物搏斗而求得生存的历史过程,凝聚了一种原始、狂野而又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融入了所有苗民的血液之中。伴随他们生活的牛也同样被赋予了这样一种精神。斗牛,其实本质上是苗族一种生命观念的展现,一种不屈不挠而又富有战斗精神的生命观。 在整个斗牛历史中,荣誉一直被珍视。获胜的斗牛,带给主人和村寨的不仅仅是那些物质的奖励,更重要的是那一份光荣和名誉,它带给主人和村寨无比巨大的精神愉悦。他们最珍视的也是这一份荣誉,因此苗族村寨会集全寨之力,培养一头勇猛的斗牛,去争夺荣耀。

  狂野的战斗风格,渴望荣耀的精神,让斗牛成为了一场精神生命的展现,生命意志的比拼。斗牛展现的就是这样一种溶于战斗之狞厉,同时也是多重美――它不仅仅是力量之美,还是一种充满生命意志的美,苗族的生命意志与生命观念在斗牛场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斗牛从纪念祖先而来,演变为一般民族节日必然举行的仪式,在不断地仪式操练中,斗牛逐渐成为了一个表达信仰和崇拜意义的仪式。同时,这种崇拜在斗牛活动中通过火热、刺激而令人眩晕的仪式过程中得到了升华,成为一种重要的生命体验。牛在苗族生活生产中扮演的关键地位,使得牛具有不可替代的唯一性。而围绕牛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无论是仪式的还是日常生活的,都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核心。而斗牛则是其中最为振奋人心又激发生命活力的'仪式活动。围绕牛展开的日常生活,塑造了牛的神圣形象的同时,也让牛成为了凝聚族群的关键意象,从而它具备了标识、区分、维系族群的重要作用。

  只是今天,斗牛在黔东南州逐渐成为了一个体育和文化产业。在政府的重视下,斗牛也开始了一个产业化的发展阶段,许多赛事开展起来,许多从事斗牛文化传播的组织和商业公司也随之成立。目前,除了业余斗牛之外,政府和商业组织还经常性组织各种斗牛比赛,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来参观,从而获得了门票、广告等各种形式的收入。

  斗牛活动脱离了节日的时间限制和地区限制之后,开始寻找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经常举办的斗牛竞赛大幅度提升了苗乡斗牛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造就了诸多斗牛专业户。随着影像的扩大,斗牛产业逐渐发展,斗牛也开始走出贵州,到各地演出。与斗牛文化产业化发展同时,村村寨寨也都开始组织自己的较为正规的比赛,成为村寨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通过竞赛体制而诞生的“牛王”身价不断飙升。

  传统的苗乡斗牛,为了夺得“牛王”的荣誉,往往是举村寨之力来培养训练一头斗牛。在整个斗牛竞赛过程中,村寨的联系增加,村寨的团结大为加强,村寨有了共同的荣誉感,并为了努力,在斗牛的过程中,村寨内部得到了分工,他们为争取荣誉而做各种努力。斗牛的胜负则关系村寨的地位,所以他们都团结一致。

  时过境迁,对我们来说最难接受的莫过于,为了旅游业发展,斗牛逐渐开始成为一个固定保留节目了。那些曾经真的为此疯狂的苗民中,都逐渐为了钱而更疯狂,斗牛只是他们一个招揽游客的项目罢了。伤感的地方即在于此。为了生活,为了像那些来旅游的人那样有着更加光鲜的生活,他们都改变了老祖宗们留下来的生活方式,他们还将这种生活方式放置在自己的对面,成为一个观看对象,而不仅仅是生活于其中了。猎奇的人类学者和游客不同,游客们看到斗牛已经兴奋了,而人类学家却要苦苦追寻其背后的意义和文化,结果得到的只是一个失落的传说,这种来自最深处的失望,是被现代文化击打出来的最刻骨铭心的痛。就像我向一个农民表达心中对这个美丽村寨的赞美时,他很茫然而又带点不屑地说:“我们这儿有啥好的,大城市才好。”我们像是在各自的围城里出不来的人在进行无意义的对话,可事实是我们被外界认为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四、我们的异乡

  这样的西江,对我们来说,就是异乡。而异乡的意思是,它一面是无穷的魅力,它在你的想象中生根发芽,然而另一面,它都是当地人的现实生活,就像我们的日常生活一样,异乡之于他们,如同武汉之于我们,一样的日常生活场景,而我们都用着神奇的想象力在各自的头脑中描绘着对方的样子罢了。我想,人类学调查的真谛莫过于此:通过参与并融入异乡的世界以作为参照,来确定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位置和它应有的意义。正是在异乡的田野调查,激发了我们无穷的想象力,继而让这想象力与人最原始的情感和思维结合起来,将我们带回到最初的地方,在那里,我们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方向,找到世界中最原始的我们。

  我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维-斯特劳斯才讨厌旅行剥除文明的外衣,重新回到本真,对于所有号称文明的人来说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散文《在想象的异乡》】相关文章:

1.异乡散文

2.在异乡的散文

3.散文:异乡忆明月夜

4.八月,在异乡散文

5.我的异乡生活散文随笔

6.我的异乡杂说记散文

7.异乡的父母散文

8.异乡哀思散文

上一篇:育儿心得有什么 下一篇:在异乡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