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片杏叶的纹路里寻找自由散文(2)

时间:2021-08-31

  点。对,仍是点,或者说灵魂的点阵。窗户,艳丽阳光,金黄杏叶,亦或电视上鲜活生动的画面。

  但这只是形而下的,而莱布尼茨的点或单子,却是形而上的。从伽桑狄和洛克的错误,笛卡尔的局限中,他意识到应该从质的角度,以能动的姿态,寻找一种单纯的,无形体的,永恒的实体,作为万物的基础。就这样,超越无数凡俗的眼光,继布鲁诺之后,莱布尼茨又一次把点进行了划分:数学上的点是不可分的,没有广延,只是一种抽象的存在;物理学上的点是现实的,无限可分的,因而不具有统一性;只有形而上学上的点,才既是现实存在,又不可分,具有单纯性特征,因此叫单子。仍然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莱布尼茨断定,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复合的实体,因而必然有单纯的事物;所谓复合实体,不过是由一个一个单纯的事物组成。这令我想起了树木与森林,人与人群,水滴与大海,还有楼房与小区。

  目光聚集于树叶。

  仍是杏叶,却被智慧激活。我从叶片上的任一条纹理,截取一个切面,锁定于一个点。然后,把两眼闭上,让思维展开,把视角调换为形而上的姿势,走进莱布尼茨的单子世界。思维出发,从阳光,窗户,长杆,柔软,扇面,曲线,金黄,纹理,裂缝,切点等形而下的概念起飞,然后超越,把凡俗抛于身后,不关心人类和食品,只关心灵魂和点,或人的单子。我发现一个单纯的精神实体,没有广延,没有形状,没有部分,占据着世界的所有位置,扼守于自己的独立王国。在这个王国里,他就是霍金的果壳之王,形成一种力的中心,显现出强烈的欲望,主宰场里的一切事物;它自由自在,自为目的,遨游其中,没有可供出入的窗户,拒绝来访与介入,不受外界干扰;它携带着过去,又孕育着未来,出于自身的目的而活跃着。

  当然,在莱布尼茨的哲学世界里,作为认识论基础的单子,并不是僵硬的,呆板的,也并不是每一个单子都是等同的,它们因质的不同,有量级之分。无意识的无机物甚至植物,其单子不过是一些非常模糊的微知觉,或原始的隐德来西;动物的灵魂比植物超越,有的还拥有较清晰的知觉与记忆,但也只能算是感性灵魂;只有人,才拥有理性和灵魂,才有“统觉”的能力。但人的理性并不是顶峰,在人之上,还有天使和上帝----只有上帝,才是最高单子,单子的单子,或者叫“太上单子”。上帝不仅创造一切单子,而且为世界无限等级的单子共存创造了一种“预约的和谐”。在这种“预约的和谐”中,既没有完全意义的生,也没有完全意义的死,没有完全意义的约束,也没有完全意义的自由。所谓的生,不过是发展壮大,所谓的死,不过是隐藏和收敛;而约束,不过是理性的本能,自由,则是理性的自我要求。包括人的身体和心灵。

  是的,作为高级单子,人的身体与心灵,约束与自由,都统一于一种上帝预约的和谐里。只是,这里的上帝,不是冥冥之中主宰世界的耶稣,而是我们自己内心的理性。手机轻轻振动了下,一看,是一位朋友的短信。短信说,四周很静,思想徘徊于彷徨里,在人生的路口,他把自信藏在身后。是一声凌晨的风铃,击醒了长茧的迷茫,让生命的激情复活,甚至想到了要当亚瑟。朋友总是感激。我笑了,说,其实,上帝预约的和谐本来就属于你,是你自己把他的秩序打乱,甚至对它的存在怀疑。从失去预约的和谐开始,你就失去了精神的自由。而现在,我从你的微笑中,看见了你已找回。

  走进莱布尼茨的世界,我看见一个个的自由单子,和它们的生动活力。在这种活力中,自由不是意志的选择能力,而是由潜能向现实的发展。人的自由,则是自发性与理智性的统一,是心和身的预约的和谐。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的,也可能是被约束的,关键是你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进入“预约的和谐”。一个自由的人,应该清醒地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怎样做;不该做什么,为什么不该。真正自由的行为,不是没有约束的行为,而是受自身理性决定的行为。“被决定”是不自由的,但是,被自身理性决定,则是自由的,或曰自由的最高境界和精神归宿。物的自由,则是事物不受阻碍地演变成它注定要成的那种东西。比如,春华秋实,夏热秋凉;比如寒潮来了要刮风下雪,阳光照耀,银杏叶分外金黄;还有人的悲欢离合。当我悲伤和忧郁,失去勇气与自信的时候,或幸福与快乐,甚至忘乎所以的时候,上帝问,你是否做到了自发性与理智性的统一?我们也许无言以对。不知不觉,我们弄丢了自由。

  又回到树叶,我手心里的这片银杏叶。我希望从中找到自己的灵魂,把身体靠近,然后,去品味身心自由的滋味。

  目光聚焦于杏叶的最小部分,或者说单子,也就是那条最细小曲长纹理里的某个切面,用灵魂对话。一个点,细小而微弱,须1.5的视力才能看清晰。我发现,这里装着一个完整的世界。我打开莱布尼茨的单子之门,不是用手,也不是冰冷僵硬的钥匙,而是思维,然后走进。一切是那么的神秘与丰富。一条河流,汩汩绵延,不知从什么地方流来,也不知流向何方,要流多远。只知道它在流,不断地流进和流出。在它流动的任何一滴水珠中,都有一个创造物,生物,动物,事物,或隐德来西,一个灵魂的世界。水是清澈的,但清澈不等于虚空,不需要向鱼和水草求证,流动就是最好的证明,证明一种生长的力。鱼和水草只是标点,打在河流的某个位置,不能独立成句,句子隐匿在那神秘的世界里,要知道它的前世今生,请向灵魂靠近。然后,用自己的灵魂,聆听一种叙述。对,一定要用自己的灵魂。因为,每一个真正的灵魂,都是唯一的,独特的,都属于一个独立的自己。它只是逐渐地更换其形,依附于体,呈现出不同的外貌,但灵魂本身并没有变,不应当改变,不需要所谓更替与轮回。

  又想起大学时那道哲学试题。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请从以下答案选择:①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②区别人必须从性格上;③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特点;④对一个人的区别只看外貌就可以了;⑤命运是由性格决定的。  几十年后,面对这样的试题,我仍然难以落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