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丝生华发散文(2)

时间:2021-08-31

华发

  上面的两篇文字是已经是一年前的了。大雪已经过去了好几天,入冬的确是很深了。大雪那天合肥的确应景地下了雪,虽然不是很大,不是鹅毛大雪,但是很冷。冷风嗖嗖,直往骨子缝里钻,不添厚的衣服,我怕是挨不过去的。

  前两天给奶奶打电话,奶奶电话里督促我好好学习,问了我妈的工作情况,东说西说,讲了很长时间。我问宿松天气怎么样,冷不冷!奶奶说当然冷,她都穿上夹裤了(介于秋裤和最外层裤子之间的保暖裤或者线裤),还穿了两件单袄(毛线衫),外面还穿了一件棉袄。这阵仗真是可见一斑了。奶奶一直都比较怕冷,这是我从小就知道的。我小的时候也非常怕冷,有趣的是我妈也很怕冷,所以小时候他们就开玩笑说我怕冷是遗传的。

  宿松地处皖西南,属于南方,虽说南方温度比北方高,但是南方没有暖气,也是比较难熬的。小时候家里比较很清贫,取暖设备不多,基本只有两个——火炉钵和火桶。火炉钵是一个陶钵上面有一个拱桥一样的手柄,也是陶的,一体的,下面放上像木屑、棉花壳、荞麦壳这类体积小又经烧的原料,上面再放一层从毛(松针)这类容易烧着的材料,目的是引燃下面的原料。火桶是木做的大桶,上下都是空的,下面可以用陶盆或者搪瓷盆亦或者铁盆装上炭火,上面铺上一层从灶里取出来的土灰(烧火剩下的灰)。中间偏下的地方放上鱼刺一样的圆形木板(其实是用木棍削成粗木条,然后用楔子拼起来的鱼刺状圆形物)。木桶最上面的一侧订上一小块木板,人就可以坐到上面取暖了。木桶一般最多可以供三个人供暖,当然了,像当时的我们这样的小屁孩,挤上四五个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我的印象中,火桶用的很少的。用火桶的情况基本是过年,所有人都回家的时候。平常在家里的,只有爷爷奶奶和我们兄弟姐妹四个。其他诸如伯伯婶婶,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去了,基本上一年回来一两次——过年和双抢。有时候一年一次,甚至有时候因为天气原因,一年一次都不能回来了。爷爷那时候身子骨很好,不怕冷,只要穿得暖和,什么火炉钵、火桶什么的就不需要了。两个哥哥也不怕冷。所以基本上只有我、姐姐和奶奶怕冷了。但是姐姐还好,不是非常怕冷,对于取暖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早上的时候奶奶就把棉花壳放进火炉钵里,烧早饭的时候,从灶里抽出正在燃烧的从毛。等到中午的时候就可以取暖了。

  如果你那时候就认识我的话。你定然会发现我总是粘在奶奶旁边的,像极了拖油瓶,当然,我可以让奶奶拖,奶奶也乐意拖。奶奶喜欢到处串门,乡里乡亲关系处得非常好。我也跟着奶奶到处串门。比如奶奶去爱华奶奶家串门,坐下之后就会拉出我的手,放到她肚子上第一层单袄上面,那里是最暖和的地方。然后就把火炉钵放到腿上暖她自己的手了。

  奶奶是极疼爱我的,其次才是姐姐,可能是因为我最小吧!小时候湾塘角最常听到的声音便是奶奶喊我的声音。我就想是绑在奶奶手上的,一旦她目光中不能见到我,就会满湾塘角喊我。现在想来这确是非常温暖的,就像是谁拿了一根记忆和爱的鸡毛,挠了一下心窝,痒痒的,暖暖的幸福。

  上回我和妈妈给奶奶买羽绒服的时候,奶奶不在旁边,妈妈说奶奶体型跟她差不多,于是妈妈就帮奶奶试衣服了。衣服带回去后,才发现,奶奶能穿上去,可是太紧了,因为奶奶背更驼了。

  说起来,奶奶的驼背跟我有着莫大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因为我的原因奶奶才驼背的。

  那年夏天,我不记得自己多大了,反正不大。很热,但是只有一个小吊扇,于是我们所有的人都谁在同一个房间里。大哥当时是在学校住。我和小哥跟爷爷谁在同一张床,姐姐跟奶奶睡一张床。我跟小哥两个人睡不同的方向。熟睡之后,小哥两只脚夹住了我的脖子,爷爷发现了,就喊奶奶:“菊佬,菊佬,你看这两个孩子在怎么了?”奶奶赶紧摸黑穿上衣服,准备过来看看,可是不慎摔进了红薯洞(南方储存红薯的地方)。由于当时奶奶只是有些疼,没有及时去医院看看。后来由于这个原因,奶奶出现了骨质增生,吃了很多药也没见好,后来奶奶的背越来越驼了。

  爷爷曾经说,奶奶的背是因为我们,所以我们要负责任。爷爷啊,我们当然要负责任,你和奶奶为你这些子子孙孙付出了这么多,你们的晚年当然由我们负责,可是你却先离去了。但是,我们一定会让奶奶晚年的时候幸福快乐,我们会好好孝顺奶奶,答应你,为奶奶负责。

  奶奶啊!爱,偷走了您的时光,青丝生出白发。

  我三跪九叩,觐见如来,只为祈求上苍让您常青。

  您把一世的心酸轻轻带过,

  却用载不动的爱,哺育子子孙孙。

  我曾仰望星空,

  宇宙浩瀚,虚无缥缈,

  芥子须弥,却不及您的爱。

  与这一句“我爱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