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建的日子散文(2)

时间:2021-08-31

  高主任的家:前院是一座二层小楼,出了一楼的铁门就是村里的主街道;后院一边是厨房和猪圈,另一边是个小院落,墙角堆着柴禾。前院的一楼北边是主人的卧室,中间的门厅里高主任开了个小商店,由一组柜台和一组货架前后组成。经营一些油盐酱醋,香烟饮料,日用的一些小百货。再往另一边是一间房子,当仓库使用,里面堆放着粮食和农具等。楼的二层也是三部分:两头是卧室,中间是一个客厅,沙发,玻璃茶几齐全,墙根的木柜上放着电视机。我的卧室就在二层的北边房子,高主任的儿子在二层的南边房子。高主任的儿子是当地一所小学的老师,小伙子长得很精神,和高主任一样,也是高个,还未结婚。我叫他小高。

  我当天晚上躺在崭新的床铺上——雷局长安排人准备了一套新床被,我一时还没有了睡意。我在想我这次来的任务该如何完成。除了质量和安全必须保证之外,工期也只给了六个月时间。当然,新学校占地面积有近七亩地,教学楼、老师办公室等建筑面积也只有一千多平米。半年的工期理论上是满足了。我又想到白天和当地人接触的方方面面,也着实感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和纯朴。虽然多年以来,我还未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本着入乡随俗的态度,本着不辱使命的决心,也本着因这件事为我带来一次能做善事的机缘,我想着想着,我的心逐渐平静了下来,进而又进入了梦乡。

  二建设期间

  高主任的家确实里工地很近。站在他家二楼的走廊上,都可以看见工地。走过去,也只需三五分钟。

  开工仪式的第二天,算是正是动工。吃罢早饭我去了工地。从高主任家的后门出来,沿着两排农户之间的小街道朝前走,过了几户人家后,就到了一块堆满麦垛的场子,再往前走一点就到了庄稼地边,再右拐直行百十米,就到了工地。到了工地后,开挖地基的线已经用石灰撒好。线撒的笔直而且很是醒目。有两个人拿着卷尺正在量距离。看见我的来到,年龄大一点的直起腰来,笑着和我打声招呼:“徐工来了。”我觉得我是第一次见他,但他却知道了我。我想他可能是在昨天的开工仪式上知道我的。因为在仪式上有人把我做了简要的介绍。

  “你们动作快呀。开挖线放的怎么样?”我算是问候,也是进入工作。

  “第一遍复核没有问题。这正在复核第二遍。没有问题了我们就叫监理来验线。”年龄大的答道。

  年龄小点的不说话,看着我俩说。他好像是年龄大的徒弟。

  我说我和你们一起验验线。我从他们手里接过图纸,让他们按照实际测量的距离给我报数子,我照着图纸复核,一一无误。年龄大的说我工作认真,还亲自过来看看。我说和你们在一起,时间会过得快,也很有意义。接着我又聊了一会,知道了年龄大是工长,姓李。年龄小的是他侄子,也跟着他出来干了多年。

  我对李工长讲了这所小学的特殊性。这是用善款捐助的慈善工程,质量绝对是第一位的。今后在这一块千万不敢马虎。这是真真正正的良心活,不能图快图省事。李工长说他知道这个项目的前因后果,这个项目不同于他们以前的施工项目。这个项目即是赔钱,也要把质量做好。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声誉和良心。我说赔钱倒是不会,只要控制好过程质量,不返工,不浪费,就不会赔钱。关于工期,我给他们也提到一些。李工长答道:“为了提高效率,地基开挖他们使用机械开挖,而不用人工开挖的办法。”我说这样好呀。你们要控制好标高和平面尺寸就行。

  下午,监理验完线后,一辆小挖掘机开进了工地。我走近一看,原来是李工长的侄子在开着挖机。小伙子熟练的操纵着机器,挖机的第一铲准确的落在位置上。机械的效率确实高,不一会,一条边的基坑已经成型。李工长拿着仪器不时地测量基坑的深度。

  工地一但开工,就显得快了。俗话讲:不怕慢,就怕停。工地按照施工程序,一天天进展。基坑开挖完成后,接着就进行地基处理。这里的地质情况,是和关中地区的地质情况是不大一样的。关中地区,例如在西安,地质情况是湿陷性黄土。而这里的地质都是砾石,有点像河床一样。那么处理的方法就和以前遇到的情况不一样。在这个阶段,我对照着图纸,查阅着资料,分析判断着设计中处理方式的可行性。当然,我不是怀疑设计图纸人员的专业能力,我也只是从实际的问题中,再多掌握一点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和施工方、监理方人员的沟通了解,在成县这个地区,地基的处理方式基本就是回填级配良好的砂石,并进行碾压,达到设计强度。之后,就可以在地基上做基础了。基础虽然一般也是埋在了地底下,但基础已经属于房子的一部分,因而,到了基础施工阶段,就算是到了正真的盖房子了。

  在基础阶段,也是质量把控的关键。因为这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属于隐蔽工程。一旦出现问题,再处理起来很麻烦,甚至无法返工。在基础施工的时候,对材料质量的把关,对尺寸的把关,对预留洞口的把关,对防水处理的把关,对预埋管线的把关等,都是很重要,不容疏忽。那段时间,我每天和工人在一起,我看着他们干活。其实,他们都干的挺好。那些大工都是熟练工,活干的都到位。但我看见他们干活,我心里就踏实。看不见,我的心里就有一种人为的担心。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职业习惯。

  做完基础部分,回填后,建筑物的主体部分就露出了地面。主体部分无非是墙、柱、梁和楼面围成。质量的控制要点:材料除了钢材和水泥,结构的尺寸控制也很重要,实际也就是严格照图施工,不能做大,也不能做小。最后就是屋面工程:除了结构强度要做好后,防水层要做好,保温层要做好,排水系统也要做好,上人屋面还要把防护部位要做好。这就是每一步有每一步的要求,每一个环节有每一个环节的控制重点。

  在那段日子里,去工地不但是我的工作需要,也是我摆脱孤独的需要。假如我不去工地,我又能干什么呢?晚饭后的散步,早已把那块不大的山洼走遍。山里人虽然朴实热情,但我也不能无事而经常打扰人家的生活。偶尔去聊聊天还是可以的。山里人也是勤劳的,大多数时间他们都在地里劳作。我不能像个闲人一样,在他们的地头闲转。因而,呆在工地于公于私都是我唯一且最好的选择。在工地里,我边看民工干活,还可以和他们聊聊。他们大多是当地人。他们现在所盖的学校,也是他们的后代将来要来上学的地方。他们在工地除了干活,也喜欢听我的故事,我就给他们讲一些山外面的事情。他们把听我讲山外的事情,也当成了一种休息的方式。我和他们之间,也并没有因为说话而耽误施工的正事。大家干着,说着,聊着,小小的工地也显得活跃。彼此消除了隔阂,增进了信任,也感到了快乐。原本平凡而简单的日子,竟然也觉得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