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温馨的散文

时间:2021-08-31

  有一个人,一生一世值得你爱,那就是你的母亲。

幸福是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温馨的散文

  ——题记

  母亲节的早上,女儿发来信息:妈妈,祝您节日快乐!今天太忙,不能回去陪您,下周回去陪您好好庆祝庆祝。回了句:忙好学业才是最重要的,心里记着妈妈就行。想着女儿,想着这个节日,又想起了我的母亲。

  一

  小时候对母亲最深刻的印象除了唠叨就是严厉。如果做错了一件事,母亲能重复说上很多次,直到我认识到错误,并向她保证,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时,母亲才会放过我。那时就想,我能快点长大就好了,等我长大了就不用再让她来管我了。可是,如今,我长大了,为了生活却要远离她,当电话中知道姐姐和妹妹都在今天这个节日里回到母亲身边听她不厌其烦的唠叨时,远在千里之外的自己,却只能通过电话遥寄思念,心酸无比的同时,只能湿着眼眶把泪水咽进肚子里。

  曾经以为,这辈子最怕的女人是母亲;最讨厌的女人是母亲;最恨的女人也是母亲,可是,现在想来,自己这辈子最爱的女人也只有母亲了。

  母亲在兄弟姐妹中算是比较强势的人。她在家中排行第三,大姨早嫁,二姨因为家里穷抱养给了别人,母亲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为了供两个弟弟读书,末出嫁的母亲那时就成了家里的主劳力。为了给家里挣工分,她从没有输给过村里的男劳力,为了贴补家用,她早出晚归,赶在生产队上工前收工后还要去侍弄自家的那几分自留地,为的就是正在上学的两个弟弟能吃好穿好长好身体。

  后来,母亲成家,但为了能够照顾姥姥,母亲仍然带着我和姐姐住在乡下,她仍然担当着姥姥家的主劳力。因为大舅成家后分开另过,小舅参军在外。直到姐姐到了读书的年龄,母亲才不得不带着我和姐姐回到城里和父亲团聚。

  母亲虽然有些情绪化,是个爱激动的人,但她却非常讲道理。无论在兄弟姐妹还是左邻右舍眼里,母亲都是极受人尊重的。直到今天,母亲的兄弟姐妹们家中有什么矛盾时,他们仍会请出母亲去给他们调解,包括邻居们之间闹纠纷时,母亲也会第一时间帮他们化解。母亲常说,做人要善良,要有孝心。循着母亲的足迹,我们姐弟几人,如今也如是教育着我们的儿女:做人要善良,要有孝心。

  母亲看似严厉,实则和蔼可亲,她与邻里相处和睦,与家人也少有争执。尽管那时家里日子过得紧巴,但不管邻里还是亲戚,无论哪家遇到了困难,她总会毫不吝啬地伸出援助之手,与亲戚邻里共渡难关。她信仰一个观念:给予别人的越多,获取就越多。

  不知道是年龄大了,还是对婆家的仇恨太深,最近几年总爱听母亲唠叨起爷爷奶奶家的种种不是,在我心里,无形中便开始有些嫌弃母亲,嫌弃母亲的不大度,嫌弃母亲的斤斤计较,嫌弃母亲恨一个人为什么恨得如此之深。有时候,又觉得母亲有些盛气凌人。的确,有些事情,父亲的兄弟们做得确实过分,但事情既然都已经过去,而且有些人也得到了他们该受到的惩罚,我们又何必这么得理不饶人呢。此时再想,母亲对我的伯父们是宽容的,对于他们的所作所为母亲是隐忍的,这么多年过去,她早已把仇恨放下,否则以她的性格,她不可能那么轻描淡写地像讲述别人的故事那样向我们唠叨着那些让她也让我们不能理解的事。

  小时候,母亲也爱唠叨,但却没有现在这么频繁。每一次听到母亲向父亲抱怨伯父们的不是时,父亲总是低下头沉默不语,见到父亲不说话时,母亲便会变本加厉,越说越激动。每一次,母亲一开口,我就能猜到母亲要说的是哪一件事,那时,我开始讨厌母亲的穷追不舍,讨厌母亲暴躁的性格,心里暗暗地告诫自己,等我老了,千万别像母亲这样,否则,我自己都会瞧不起自己。心里又在想着,母亲怎么就忘记她告诉我们的:做人要善良了呢。其实,母亲不是不善良,正是因为她的善良,才让她这一生受尽了婆家人的委屈,而她,面对刁难,一而再再而三地选择了原谅与容忍,只能回到家里,向父亲发泄下自己不平的情绪。每当我们在外受到委屈时,母亲就教导我们说:吃亏是福,别太和别人计较。

  与母亲相反,父亲则是一个言辞不多,忠厚老实的好男人,无论是邻居还是亲戚,也无论是同事还是同学,凡是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个老实人,直到今天,回乡遇到父亲单位的旧同事们,他们都还是那句:你爸是个好人。父亲一生与人为善,即使是他出了车祸摔伤腿住院的那段日子,他的哥哥弟弟们那么对待他,他也从没指责过他们,还有他的侄子也即我的堂哥哥们,父亲对他们远远亲过对我们姐弟几人,因为,父亲谨记着奶奶临终前对他说的那句:要善待你的哥哥弟弟们。于是,每个月发了工资,父亲首先要给乡下的他们寄钱去,余下的才是我们一家人的生活费。听母亲说,我出生时的待遇远远比不上我乡下的堂哥出生时的待遇,他们吃的比我要好一百倍。

  曾经以为,母亲那样的性格只适合和父亲这种性格的人结合,否则他们的婚姻一定不会走到今天。可如今,我却发现父亲这样的性格也只有母亲这样的人才能让他过得幸福与完美,否则,他的人生也一定会有缺憾的。

  二

  小时候家里穷,母亲一边要和姥姥一起出工挣工分,一边还要照顾姐姐和我,没办法,每次出工时,母亲都会用竹筐把我和姐姐放在担子上挑到田间,她和姥姥在地里锄草挑担,我便和姐姐在田埂上自己玩耍,收工后,把我们送回家里,趁姥姥煮饭的功夫,母亲又要抓紧去自家的自留地里忙活。母亲在她姐弟五人中,年轻时,她的日子是过得最苦的。外公去世得早,她不仅要照顾姥姥,还要照顾两个上学的弟弟。

  听母亲说,为了能多挣些工分,她便和村里的男劳力一起去修公路,因为修公路不仅工分不少还包吃三顿饭,而母亲为了能多省些粮食供弟弟们读书用,她每天只吃一顿饭,剩下的两顿饭她用毛竹筒装回来给姥姥吃。靠着母亲的勤劳和节俭,慢慢的,那个家开始脱离贫困;慢慢的,姥姥的脸上泛起了红光;慢慢的,母亲对未来充满了美好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