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访千寻觅故园心情日记

时间:2021-08-31

  白洋淀中下游的四界河头,坐落着一个村庄。渔村四面环水,纯朴静谧。村里炊烟袅袅,村边垂柳倒映,河边流水潺潺,小船弯弯。这是我的故乡。

  小时我家的院里有一棵高高的桑树,院子四周是用芦苇或高粱秆围成的篱笆。透过篱笆的隙缝,可看到远近的河流、摇曳的芦苇,听到流水声声,鸟鸣啾啾。宅院的西边有一片菜地。春夏秋三季,田园里绿叶黄花,姹紫嫣红、色彩绚丽,蜻蜓蜜蜂翩翩起舞。那时,我们常常捉住一只大蜻蜓用线拴好在头顶上抡转起来,好像它在自由飞翔。那些雄性蜻蜓便飞来找伴打对,趴在已拴住的蜻蜓身上。等它们手脚抓紧扣牢时,我们便停止抡线,停在地下从容抓一只活的。如此把戏,便能抓住一只又一只。一天一只肚皮上长着红羽毛的黑色大鸟飞来,正撞在这片田地边挂晒的渔网上,我们捉来玩耍,邻居李大妈见我们紧抓慢弄,说:“这只鸟真好看,可咱们不会养,别糟蹋了它,放了吧。”我们尊重大人的话,让鸟飞走了。我在故乡度过了温馨的童年岁月。这些年回家探亲的时候,我曾多次漫步村外河边,也曾驾着木船在河道里轻摇慢转寻找小时与小伙伴们游泳捉鸟拾柴的地方。那次陪客人划船到淀里看景,但见一片浅浅的水滩,荷花蒲草丛生,茂密的芦苇与花儿红绿相间,蜻蜓轻盈点水,心蓦然激动起来。呵,想起来了,这不是王家濠吗?童年生活的一幕呈现眼前。小时我吃不下家里餐桌上的红薯高粱饭,身瘦体弱。晚上父亲说:“跟我下淀打鱼去吧,吃点白面饼。”这是因为父亲去淀里干活辛苦,母亲张罗的特殊优待。从此我多次跟父亲来到这一水域打鱼。我不会使用别的捕鱼工具,只喜欢用渔叉玩耍。那天中午父亲小歇时,我拿起渔叉在水中乱捣。少时,突然叉头下传来别样的感觉,叉杆颤动。“叉到大鱼了!”我激动地惊叫一声。没等父亲前来帮忙,就急于求成往上挑渔叉。由于劲小又不会技巧,渔叉没出水面,只觉扑棱一下,一股很大的力量把手中的叉杆带的转动,叉中的鱼挣扎远逃。凭那挣脱的力量,肯定是一条好几斤重的大鲤鱼或黑鱼。我心疼遗憾,急得要哭了。父亲说:“别着急,河里的鱼有的是,咱们都能捕住吗?你还小,慢慢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