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心情日记(2)

时间:2021-08-31

  8岁上学后我一边读书一边养鸭子、养鸡、捕鱼、捕青蛙卖来补贴家用,周末帮着爸爸放牛、喂猪并顺便打回一担柴卖或是留在家里做柴火用,虽然年纪小,但可以帮助爸爸干很多活。当雾气散去,夜晚来临,山谷里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光后,同龄的孩子们几乎都进入甜美的梦乡,我得和爸爸一起干叠烟叶(生产队里的烤烟)、刮淮山皮、刮木薯皮和编竹篮等活儿,以赚够钱给我上学。我上学的教室,课桌是泥土砖做的,大家都是坐在冰冷的石凳上上课。我在小学读书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也是优秀班长与少年先锋队中队长,生活是苦了一点,可是一家人能和和美美地生活也是一种幸福。

  15岁时,我离开家乡到十五里外的月垌乡中学去读书,家里所有的重活、累活全靠爸爸一人来完成。爸爸也一直没有给我娶回后妈,他倔强地依靠自已的力量撑起了小山坡上的一个家。每天晚上下晚自习后,听见学校周围田野里的青蛙在歌唱、布谷鸟在鸣叫时,我躺在僵硬的床板上,辗转反侧,深夜难以入睡,想着爸爸一个人在白天是怎样把打谷机(约有150多斤重)拆下来,用一根粗大的扁担慢慢地、笨拙地摸索着挑到五里之外的山地里收割水稻,或是一头挑着一箩筐稻谷而另一头挑着铁犁与铁筢(耕地用具)顺便赶着牛儿回家。晚上先把晒在地坪上的稻谷收回屋,再喂饱猪狗鸡鸭后才有空做自己的饭菜,那时爸爸最大的梦想是我回到他身边时能吃上一顿肉。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耕耘着几亩薄土,还独自开垦了一亩多土地,只有寒暑假我才能回去帮上一点忙,生活的重担有时把爸爸压得喘不过气来。

  1994年高考填完志愿后,为了学费,我参加了家乡的西山水厂工地的建设。每天晚上十一点半后才收工,我几乎是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工棚,无意中发现有好几个小伙子的床头上都放着几本书,而他们无论回来多晚都要坚持看上几眼才安然入睡,甚至还有两个小伙子坚持自学考上了成人中专(在那种环境下是件了不起的事)。在闲聊中他们告诉我:“一个人如果没有专长与知识,永远无法改变自已的命运,光靠打工,挣来的永远是辛苦钱。”我也是出身于深山沟里的穷小子,自然而然地从心灵深处体会到农村人与山里的孩子的梦想与追求:走出大山,奔向城市,用知识来改变命运。但要实现这一使命,必须克服客观环境上的困难与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