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长乐的日子心情日记(2)

时间:2021-08-31

  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工作量非常大,一周二十几节课是常有的事。上课,下课,喝水,跑厕所,脚不沾灰。但那时年轻,精力旺盛,不觉其累,反觉得很充实。难耐的是放晚学后,学生像鸟儿纷纷飞走了,附近的教师也回家了,偌大的学校顿时冷清下来,心里便跟着空空落落。那时,乡下的业余生活很贫乏。我不愿意打麻将,不愿意“斗地主”;没有歌厅进,更没有电脑玩。晚上,完成作业批改和备课以后,我就用那台耗去两个月工资的录放机放流行歌曲听,或者拿出在师范读书时抄录的歌集来唱。那本集子,是班上同学临近毕业时抄的,你一首,我一曲,权作毕业赠言。唱着这些歌曲,我就仿佛回到学生时代;看着那些字体各异的墨迹时,眼前便闪现出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面孔来。

  学校附近的乡亲对我们很友善。记得有段时间,电视里天天晚上播放连续剧《霍元甲》,我和同事便到附近人家去看。那时电视远不像现在普及,条件好点的人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无论到哪一家,主人都很客气,热情地为我们搬凳子,倒茶水;有时去得晚了,还坚持起身为我们让座。平日,我们在“夹江”堤上走过的时候,熟识的人都亲切地叫我们“老师”,喊我们进去“坐一会”,或是“在这里吃饭”。逢年过节,本校的同事和一些学生家长,还常常邀请我们去家中做客,盛情款待。这些,让曾经一度迷惘的我,倍感亲切和温暖,渐渐淡化了孤独、不安、思乡的心绪。

  一瞬间,四年过去了,我调往另一所学校;又两年,我离开了教育行业,来到现在居住的城市。今天,奔波在中年路途中的我,蓦然想起长乐,心里便涌起一股无法割舍的情愫。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那所破落的校舍也许早就拆了,重建了,那条土质机耕路也许早就拓宽了,跑上汽车了。但无论时间多么久远,天地间有些东西注定不会消逝。二十年前,那里的阳光温暖过我,那里的水土养育过我,那里的人们善待过我;今天,那一方天空一定还在,那一片热土一定还在,长乐也一定还在。  站在时空隔开的此端,诚祝长乐的人们一切安好,永远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