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则关于读书的日记(5)

时间:2021-08-31

读黄裳《笔祸史谈丛》有感

  午间读黄裳《笔祸史谈丛》。对于黄裳先生,一向喜欢他的文字而反感他的议论,但这部《笔祸史谈丛》是例外。卷末后记云:“因为笑骂皇帝而被迫害,这些都是属于诬陷罪,与政治思想并无关系,虽然在定罪时要拉扯一些大逆不道的字句来装点门面,但人们都明白,这些人死的是冤枉。感到孤独而空虚的统治者就要千方百计制造舆论,以传统的礼教为依据,把种种罪名都拉扯到‘离经叛道’上来,用以激起更多人的愤慨,扇起众怒,这样站在统治者身旁的人数就会大大增加”。譬如钱名世,连笑骂皇帝都够不上,不过是拍拍炙手可热的年大将军的马屁,间接开罪了翻脸无情的皇帝,被抓住作为典型,赐了一块“名教罪人”的牌匾,还要组织大批判,让天下的士子都来写诗骂这“行止不端,立身卑污”的知识分子,仿佛全天下拥护名教的正人君子都被钱先生得罪了。这种手腕,确实把传统专制君王的能量发挥到了极点,真是让人佩服。与钱一样成了君臣斗争牺牲品的是汪景祺,因为做年羹尧的亲信,被皇帝从所著的《西征随笔》中嗅到了大逆的味道。说是味道,是因为雍正的证据是“文稿中‘历代年号论’,指‘正’字有‘一止’之象”,这样的攀援构陷,实际上是毫无标准,一仍皇帝个人的喜好憎恶来决定。

  最可怜的是被鲁迅先生称之为与皇帝有隔膜的读书人,盖后者有点儿像今天的愤青,脑袋一热,跑到皇帝面前说,主子,天下兴亡,俺也有份儿,我来给你出个主意提个建议罢,结果就招了皇帝的忌讳,稀里糊涂掉了脑袋,实在很可惜的。这种愤青,有时候简直是被诱引的,如著名的戴名世,就是因为错误估计形势,以为“近日方宽文字之禁”,要实行双百方针了,于是主动探头被揪出来的。在时兴瓜蔓钞的年代,一人得罪,全家遭殃。汪景祺伏诛后,妻子要“发黑龙江披甲人为奴”。“景祺之妻,巨室女也。遣发时,家人设危跳,欲其清波自尽,乃盘躃匍匐而渡”。躃是个生僻字,查字典是腿瘸的意思,大约从高处被推到水中的时候摔伤了腿,可是还能盘躃匍匐而渡,也真够难为她的。晚间大风稍稍停歇,读《希腊精神》二节。接通知,明日上午大会,又可有半日读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