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优秀日记(2)

时间:2021-08-31

  六一儿童节优秀日记6

  在街头看见许多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到处玩耍,甚是开心。 突然心里冒出一个念头:究竟六一儿童节存在的意义何在?

  当然,如果从存在即合理的角度出发,那么我们可以很容易列举一长串节日存在的益处:比如假日经济,为儿童寻找一段开心的日子,让父母也能跟着一起体会童趣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也许还有一个方面被许多人所忽略了。这就是符号——仪式的作用。 我们知道,节日的最早形式就是一种仪式,一种向外人的展示。 而这种仪式往抽象点说,就是起着一种不可替代的符号作用。一个事物一旦被符号化,就代表了将这个事物更加的区别于他事物。

  回到儿童节,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儿童节的存在,在这样的维度下,就是一种突出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的结果?也就是说,儿童节本质上来说就是为了关注儿童,从而更加保护儿童。 至于围绕着儿童来打主意的商家经济以及父母的心理健康问题,倒似乎应该属于次要问题了。

  六一儿童节优秀日记7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我们学校要演出了。

  姥姥一叫我起床,我就蹦了起来,兴奋地不得了。我飞快地洗完脸,刷完牙,跳上了吃饭的椅子,狼吞虎咽地吃完了早餐,然后迫不及待地等着姥姥给我化妆。姥姥轻轻地给我打上了粉底,用刷子淡淡地扫上了腮红;接着细心地画好了眼线,最后小心地涂上口红。我站在镜子前,哇,我变样啦,我变得漂亮极了。于是我兴高采烈地背上书包去学校了。

  到了学校,演出快要开始了,我们都很紧张。高老师说了几项演出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我们搬好凳子,排好队,来到三楼。我们的舞台不豪华,就在三楼的楼道里。一块大展板,上面有赵老师的`照片,展板上写着“赵老师和她的同学们—我们在一起校园演出季”,这就是舞台的背景,地上铺着一块红地毯,这就是表演的舞台。

  演出开始了。我们有舞蹈表演“小龙人”“春晓”“大家来照相”;我们有歌曲联唱“小雨沙沙”,“洗手绢”,“其多列”;我们有互动游戏“抢垫子”和“词语接龙”。我最喜欢的节目是“大家来照相。”这个节目有很多同学站在台上,他们摆出特别的造型让我们看。有的举起手顶天立地,有的竖起大拇指单腿跪在地上,还有人两手朝天,好像在欢乐地跳舞。后来他们排成横排,一个一个走上来。张涵像一只可爱的小鸭子一样,“嘎嘎嘎”扭着屁股走过来;高子涵像只快乐的小兔子跳上了舞台,李若汐像一只活泼的小猫一样跑了上来。每个人都有特色的动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情。这个节目的掌声我给的最大。

  我演的节目是歌曲联唱“其多列”。我们用到了不少道具哦,有彩色的书包,金色的小镰刀,可爱的小竹篮和好看的树叶。我背着彩色的书包蹦蹦跳跳地唱着,刘苏瑶拿着镰刀,提着篮子,边捡树叶边唱着。台下的同学们忍不住跟我们一起唱起来。

  这次六一演出太精彩了,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四小的六一儿童节。同学美妙的舞姿,动人的歌声,老师的辛苦和家长的付出让我们度过了一个快乐而又难忘的六一。

  写前先一起商量好的结构,打算写演出前,两个演出的节目,结尾。演出的节目写一个最喜欢的,写一个自己表演的。写的时候,主要是练习了对称。包括早上的起床,化妆,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要用对称了。

  接下来写演出是主要的部分。先介绍整体的演出情况,本来想按照演出的顺序一个一个说,我建议她分类,然后写出对称,所以就有了舞蹈表演,歌曲联唱和互动游戏。接下来写最喜欢的节目,上来就写了造型,用了有的,有的,写出了对称。接下来,写排成一排走上台做动作,第一个同学的是自己写的。第二个同学也写了一句,但是我启发她说,因为第一个同学用小动物形容的,是不是第二个同学也能用小动物形容一下上台的动作,然后自然而然就自己写了第三个同学出来。这里主要还是强调了对称。

  自己演出的部分,开始想到也要有些对称。道具按照对称的手法写的,然后就是演唱,不过这里已经有些累了。所以写的有些草。

  整体写完后,发现第二段的早起跟表演关系不大,于是跟她商量,进行了修改。直接砍掉。看到字数一下少了,小丫头还有些伤心。不过还是承认,改后的文章中心突出。下面是修改后的文章。最后抄写的时候,偷懒少抄了自己表演的部分。因为感觉没有那段文章整体还是有的,所以就同意了。

【关于六一儿童节优秀日记(通用7篇)】相关文章:

1.关于六一儿童节优秀日记(通用8篇)

2.关于六一儿童节优秀日记(通用15篇)

3.关于庆祝六一儿童节优秀日记(通用8篇)

4.有关于六一儿童节优秀日记(通用11篇)

5.关于六一儿童节优秀日记范文(通用5篇)

6.关于六一儿童节优秀日记350字(通用8篇)

7.关于六一儿童节优秀日记100字(通用13篇)

8.六一儿童节优秀日记(通用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