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日记

时间:2021-08-31

端午节的日记范文(通用10篇)

  一天的时间眼看就要结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不如趁现在好好写一篇日记。好的日记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的日记范文(通用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的日记1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往常一样,早早地起来去上奥数课。走过菜场时,我发现那里特别热闹。卖粽子的地方,有四五个人在那里包粽子;买鸭子的地方也排起了长队。我心里纳闷,今天到底是什么节日呀!

  妈妈告诉我,今天是端午节,下午要到奶奶家去。我高兴极了。下午,妈妈带我到了奶奶家。还没进门,我就看见奶奶家门前插着艾草。艾草又长又绿,还能驱蚊去毒,对人可有帮助啦!妈妈说“端午节一般人家都会插这个,驱蚊避邪。”

  我一进奶奶家,奶奶就拿来一个鸭蛋,而且还用红、黄、绿、粉四种颜色的丝线包着。奶奶把它挂在我的脖子上,说:“这是送给你的小礼物。”我拿着鸭蛋,忽然想起语文书中有端午节的作文,但上面说的不是这四种颜色的丝线,而是红、黄、蓝、黑、白五种颜色的丝线。于是,我把它告诉了奶奶,奶奶说:“你懂得真多,奶奶一定改正。”

  吃晚饭了,今天的晚饭特别丰富,有“五黄”,它们是黄鱼、黄瓜、黄豆子瓣包的粽子、雄黄酒、咸黄鸭蛋五种带有“黄”字的食品。还有“五红”,红虾、红苋菜、红豆粽子、考鸭、红心鸭蛋,奶奶说这是现代的端午流行的。我这才恍然大悟,难怪买鸭子要排队。晚饭我吃了很多,“五黄”、“五红”尝了个遍。

  过节真是好,既有礼物,又有好吃的,自己还能学到知识。

  端午节的日记2

  风中弥漫着粽子的香气,这沁人心脾的气味勾着我的心神。一年年过去了,时光匆匆却磨不尽人们对端午的向往。

  端午习俗是非常令人着迷的。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烟没几垂名。人们往往会包上许多粽子来纪念爱国伟人屈原。

  在端午节这天,大街小巷里,男女老少中,无不散发出一种清雅和谐的淡香。从清晨起,家家户户就陆陆续续地进入端午节的状态了。我在睡梦中隐约闻到一股幽香,我朦胧地眨了眨眼睛,视线渐渐清晰了。回想起那股幽香,应该是他指引我与太阳再见吧。我缓缓起身,忽然,我瞧见了正在我胸前滑落的香囊,原来,香味得飘来只因此啊。

  随之,我又瞧见手腕上简约精致的五彩绳。原来妈妈早就为我系上了端午的一系列标志啊!穿好衣服,推开家门,呼吸着新鲜空气,一抬头便看见一扎艾草我家外门的上端。正当我感叹着一天之计在于晨的美好时,妈妈已经端着香喷喷的粽子来到餐桌前喊我:“宝贝啊,吃粽子了。”只见,餐桌上摆了满满三盘的粽子。被五彩绳禁锢住自由的的粽叶此时早已张开臂膀,露珠晶莹饱满的糯米了。我迫不及待地含住一小块糯米尝在嘴里,黏黏软软的,香香糯糯的,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家人的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全家都流露出一股祥和的气氛。

  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逝去,可那些幸福的记忆是永远褪不去、磨不尽的。

  端午节的日记3

  大街上,人人都在庆贺;市场上,还有人在买粽叶;房子里,一个个巧夺天工的粽子正在诞生……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暗暗地显示端午节来了

  今天,妈妈和奶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她们的样子拿出四片大小差不多的粽叶,学着她们的样子把粽叶铺在手上,再在铺好的粽叶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几颗大红枣,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左右,粽子熟了。我迫不及待抓起一个粽子,把猛吞下去,结果被烫的脸就红了。妈妈在旁边笑我:“你的红脸蛋好可爱啊!”我听后“无语凝噎”,只得陪笑。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端午节的日记4

  今天是端午节,天气格外的好,我们的心情也格外的好,因为我们要到爷爷奶奶家去过节。

  到了爷爷那里,我看见爷爷正在门上挂宝剑一样的植物,我连忙跑过去帮忙。那个东西旁边滑滑的,里面还有肉,形状是一个比丰少一横的,真有点奇怪,为什么这两个横的东西,其中一个是斜的,为什么不是平的呢?从爷爷那里得知,原来要这样是为了驱邪。

  “开饭了,开饭了!”不知谁喊了一声。我们就一拥蜂窝似地冲出大门,来到桌子上,你争我抢地夹着自己喜爱的菜吃。忽然,伯伯冒出一句:“我来考考你们,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我听了,一下子举起手来,忘了现在是在吃饭,大家都笑了起来,我也一样。伯伯看了,笑着说;“那王聪颖,你来说吧。”我听了,站起来,清了清嗓子,说:“今天是端午节,是纪念屈原,所以端午节又叫诗人节。”“下面可没那么简单了,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粽子又代表什么?”伯伯一连提出了两个问题,可把我们考倒了。这时,表哥王鑫站起来说:“端午节还有赛龙舟,挂艾草等习俗。而粽子,它的外面是糯米做的,白白的,表示屈原这个人清清白白的,里面的红枣红红的,表示屈原有一颗爱国的心。”“答对,”伯伯摸着我和表哥的头说:“奖励王鑫两个粽子,王聪颖一个粽子。”大家哈哈地大笑起来,院子里一下子变得闹哄哄的。

  今天真是又有的吃,又有的学,真是一举两得的一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