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日记

时间:2021-08-31

【必备】暑假日记范文集合8篇

  一天的时间眼看就要结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暑假日记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暑假日记 篇1

  今天,我们又一次用平板电脑上了一节趣味多多的“E课堂”,这次的学习主题是“走进京剧”。课堂上,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有趣的京剧模仿秀,至今那场面仍令我记忆犹新。

  第一个环节:模仿京剧人物的动作与神态。京剧分四个角色:武生、花旦、正净、武丑。老师将我们分成四个小组,相互展示动作。为挑战高难度,我来到武丑组,迫不及待地模仿起来。我弓着背,勾着脚,手一边捋须,一边“降龙十八掌”。这时我的组员们忙得不可开交、热火朝天,他们有的指出我的动作哪里有问题,有的忙着来帮我修整动作。经过一番“加工”后,我模仿得栩栩如生,有模有样了。

  这个环节最有趣的要属秦恩博了,他把武丑演的是活灵活现,搞笑极了。他本来就身材魁梧,只见他瞪大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把pose一摆,亮个相,那模样逗得大家哄堂大笑。若是再穿上演出服,画上京剧脸谱,再把动作一做,和原版武丑一比,保证真假难辨呀!

  第二个环节:模仿京剧奇妙的唱腔。我们唱的是《苏三其解》,通过一遍又一遍的高声朗读,不断练习,我们终于能够把一整句唱下来了。“苏三离了洪桐县……”,咦?这是哪位五音不全的“童鞋”唱的呀?哦,原来是周霖佑。一提起他,我又要笑得“泪流满面”了。他是个“低音炮”,可这歌的调高入云霄,结果他一句唱下来就差点晕了,脸涨的是“夕阳红”,看得我是哭笑不得。唉,周霖佑,你自保平安吧,我帮不了你呀!

  京剧模仿秀真是趣味多多,欢乐多多。同时,我也提倡学校多上“E课堂”,这样,既能让同学们感受新颖的上课方法,又能增加我们的知识面,真是一举两得!

暑假日记 篇2

  (一)上午,我做了冰淇淋。我用牛奶和糖搅拌,,把它冰箱里,等了一会了,拿以后变硬了,这吃的冰淇淋。

  (二)外公带我去了公园游玩。在公园里走呀走,了鱼塘,里面有鱼。我就站在那儿喂鱼,喂了面包和杏仁。不停喂的,鱼就老是跟。鱼有吃的,真聪明呀!

  (三)我写了一张谜语报。里面有五个谜语。第谜语是站着,四季穿皮袄,老朋友来了点点头,陌生人来了大声叫。个谜语是有风就不动,一动就有风,你要他不动,等到起秋风。个是青牛角,黄牛角,青的不好吃,黄的味道好。个是大头大脑,飞上树梢,干活,只会吵闹。第五个是大叶子,小叶子,叶子包叶子像个汤婆子。谜底请你猜一猜?

  (四)上午,我一早开始看书。这本书的书名是《十万个为》。读过以后,我了为。比如:为蝉白天会叫?,晚间的温度和白天不,空气的湿度也有的差别。公蝉会叫,母蝉叫。公蝉大叫,招呼母蝉吧!

暑假日记 篇3

  在暑假里,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背20首古诗的作业,理所当然,我的学习计划里就有了一个每天背一首古诗的任务,但这几天,我偷了个懒,落下了好几首古诗,因为我觉得暑假有那么长的时间,20首古诗不算多,以后再背也不迟啊。可是后来我转念一想,不对呀,所谓先苦后甜,我这几天早早的背完了,剩下的日子我就可以有富裕的时间干我喜欢干的事了。于是我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背我以前落下的古诗。但是,落下的古诗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而且个别的诗还那么长,这就成为了我的一大难题。于是我就想,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的诗不但背得快还记得牢,经过我的一番冥思苦想,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每当我背完一首诗,然后把前面的诗再背一遍让我记得更牢固,再把后面的诗读一遍熟悉一下,我这个方法其实就正好套用了那句老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个办法让我前面背的诗记得牢固,再背后面的诗的时候,只要读一遍,脑子里有印象,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这首诗背下来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往往有些事,它是可以通过一个捷径来完成的,但这就需要你动脑筋,并且要善于发现。但往往有些事,是必须通过你自己的刻苦努力才能完成的。如果你这个人只想去通过走捷径来完成一件事,那么你这个人就只会失败,不会成功。成功的秘诀就是:从生活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失败的地方爬起来。

  写作一直是语文中重要的一项,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语言应用的考察,也在考试分数中占有较大比例,但是如何才能写好作文,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对同学们来讲却一直是个难题。

  专家指出老师们应该教学思路灵活,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注重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语文的认识:

  分数固然非常重要,但同时应当也是能力的提高,靠一次、两次的押题或许一时能取得一个好成绩,但学习成绩的决定因素: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及形成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一个老师辅导一个学生,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或补差,或提优,进行个性化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为此,老师教你用独特的方法学好初高中语文。

  学生作文时最头疼的问题是无话可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专家告诉大家不妨用刘勰的话说“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间”启发他们: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谈如何生活,体察入微。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必须寻到源头才有清的水喝”,可见观察是中学生认识生活的重要途径。因此,专家指出老师们应该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的重要性,结合课本中的名篇交给他们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例如学了《我的老师》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所尊敬的老师,让他们明白老师的高风亮节,除了表现在批改作业到深夜,或带病上课,累倒在讲台上等外,还有许多值得挖掘的素材。以前,同样的材料上代人用来赞颂老师,下一代“涛声依旧”。似乎老师永远是身穿中山装,口袋里插一支钢笔,不苟言笑;老的,少的,农村的,城市的,一个样。通过观察,让其明白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科目的老师穿着打扮、兴趣爱好、精神面貌、教学方式等都有差异。当今教师不但追求内在美,还注重外在美;他们不仅仅追求脚踏实地,还注重巧干。课上,他们“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评估论今,妙语连珠;课外,他们驰骋球场,泼洒丹青,舞文弄墨,雅趣如流。罗丹曾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实践证明,丰富的写作素材,都是靠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来的。

  要关注生活,博采众长。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见广泛阅读的重要性。老师应当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例如,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每天写日记,可写身边的人或事,也可摘录一些名言警句、优美的段落,或介绍一部生动的有趣的影视剧作;规定每月读一本优秀期刊;每个假期读两本名著,如学了《美猴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建议学生读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施耐庵的《水浒传》,让他们领略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法。

  我们只有“行万里路”——广泛深入生活,只有“读完卷书”——博采众长,才能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