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记

时间:2021-08-31

心情日记模板集合十篇

  不知不觉中一天又要结束了,一定会有值得记录的想法吧,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情日记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心情日记 篇1

  一天,家人吃完糖果,扔下一枚糖纸在桌上。我一边伸展着那枚糖纸,一边欣赏,一边想,是收藏起来,还是当垃圾扔掉?深思片刻,我还是把它放回进了糖果盒,我既不想亲手把它扔掉,也不能把曾经爱惜它的心丢弃。那是一颗圆型的巧克力的包装,心形的图案精美、漂亮。

  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大概都有同样的收藏糖纸的经历。那时候,在乡村里糖纸并不多见,除非你去商店买糖果来吃掉,才能够得到一枚。越贵的糖果,糖纸就越精美。为了得到一枚糖纸,我要拾一个星期的废品,卖到五分钱才换来几颗糖。有时向母亲要些钱,母亲今天三分,明天五分,也不多给。买来又舍不得吃,放在衣袋里慢慢品味。

  五颜六色的玻璃糖纸,是我当初的最爱,把带有玻璃糖纸的糖吃掉,糖纸伸展压平,举在眼前看太阳,自娱自乐,是我最喜爱的游戏。也不过七八岁的年纪,对它们那份爱,却能够深入到骨子里。

  最初的目的,并不是为它们的花花绿绿,还因为曾经包裹着的那份甜,看着那些糖纸,仿佛舌根底下还能涌出一丝甜蜜,在嘴里余味不减。把糖纸收藏起来,每日把玩,谙想着它们曾经的过去,以此获取一份欲望的满足。

  有一次,带着一颗炫耀的心,我把糖纸夹在新发的课本里,浓浓的墨香和着糖果的香甜陶醉着我,刚走进教室,就让一个莽撞的同学撞倒了,胸前的课本撞落地上,糖纸“哗”的一声撒落一地。有使坏的同学开始起哄,踩踏那些美丽的糖纸。看着纷乱的一地,我不知怎么样好,急得眼泪流了出来。

  这时,一位平日少言寡语的同学,迅速冲向桌下,帮我拣拾贴在地上的糖纸,他花了很长时间,把六十多张糖纸拣起,重新叠好递给我。望着他,我十分感激。从此再也不敢炫耀了。

  过了几天,有同学神秘地问我,你看糖纸少了没有?并告诉我,她看到某某的课本里,夹了几张和我一模一样的糖纸。回家后,我把糖纸数了数,果然是少了几张。回到学校,就用眼睛狠狠瞪那个帮我拾糖纸的同学,我的怒目,使他整整一周不敢抬头。

  事过许久,有一天,他找到我,从怀里摸出几张糖纸来。原来,他在帮我捡拾糖纸时,果然是留下了几张。可那些糖纸,在他书里只呆了一晚上,便让人偷去了。为了那些糖纸,他每天到商店门前转,终于捡到几张,就忙来还我。我有些羞愧,把手藏在背后不去接。轻轻地,他把糖纸放在我手里,恋恋不舍地看它们一眼,一声不吭地转身走了。

  再后来,我升了初中,他却再也没有上学。听说,他家里很穷,爸爸有重病,靠妈妈一个人支持家里的农活。还有一个弟弟,比他小三岁,因为营养不良,身子也是病焉焉的。

  收藏糖纸的年代似乎已经过去了,如今,糖纸早已不再是孩子们心中的爱物。现在的孩子收藏的是邮票、钱币。收藏的概念,已经不再是心爱,而是一种价值利益的驱动和时尚。

  我是从那时再也不收藏糖纸的,已经收藏了的,也随着兴趣的淡泊而散失,惟独有关糖纸的故事,记忆犹新,终生不忘。

心情日记 篇2

  我跟着一帮文友从青田出发不到两小时就到了松阳。晚上,我们宿在一个叫古寨头的村子里。其实,我们住宿的地方到底是不是古寨头我还不确定,我在车上透过雨雾看到盘山公路旁立着几块上书“古寨头”“摄影之乡”之类文字的导向牌。于是我想我们去的地方就是古寨头了。我也不想去考证这个地方到底是不是叫古寨头,反正就这么一个村庄,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否有品位,是否值得我们留恋。

  这里山高林深,加上阴雨天,我们下得车来,只见山间弥漫着雾,已见不到十多米外的景象了。松阳作协主席鲁晓敏告诉我们,这里地势很特别,处在武义和松阳的夹风口上,加上林木苍翠,常年云雾缭绕。他说这儿山不算高,海拔也就800多米吧。我觉得800多米海拔的地方应该是很高的,怎么从县城到这儿只要30分钟的车程呢?我们青田方山的奇云山,海拔也就1000多米,那天朋友说带我们去爬一爬,说至少要三四小时的爬山时间。鲁晓敏说这里是瓯江的上游了,地形原就比青田高。原来是这样啊!

  离晚餐时间还早,大家就决定到村子里走走。我对古村落没有研究,也没有特别喜好。可一进了村,大家都说村子里的土屋能保存得这么完好,很少被钢筋水泥屋取代的,这样的村子在青田是很难找着的。其实,在青田,我也没走过几个村子,也不了解青田村庄的古建筑保留得如何,是否具有多大的研究价值。但我清楚地知道我的老家仍留有许多石头房子,也绝少被钢筋水泥屋取代的。村里也有许多大棵大棵的树。

  可是早在十多年前,我们村子里的人就陆陆续续搬到山下了,那古老的村子就被遗弃在山岭之中,那些石头房子也因年久失修而倾斜甚至倒塌的。

  走在村子里,我仿佛回到童年,有了走在昔日村中小路上的感觉。小路是顺着山势刨出来的,筑以石头,填上泥土就是小路了。年长日久,走的人多了,路面就更加平整光洁了。走在雾中的小路上,也就是二十多年前在自己的老家才经历过的事了。那时,尤其是春天的早晨,常常遇到大雾。我们院子里几个小伙伴翻山越岭去上学,走在石级岭上,走在田埂路上,走在跨溪小桥上,往往只见到身旁的人,伙伴们如果走远点就隐没在雾中了。于是大家相互叫着别人的名字,现在想来,那种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的境界也真的很美妙。可是我们那时候不知道感悟。其实如果我们一直以来都生活在那么美妙的世界里,也就感悟不出其中的美妙。只是后来经历了城里的喧嚣,才发觉山村的宁静是多么美好。就像今天这样大的雾,我就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遇着了。

  雾始终没有散去,天愈发显得暗了。雨丝就这样轻轻地飘过来,落在我们的发梢,落在我们的肩头。雨伞是撑不住的,这雨根本不是从天上落下来的,而是从四面八方斜飞过来的。这种雨丝,我们小的时候叫它雾露丝。其实就是积聚在雾中的大量的小水滴。

  文友们拿出相机拍照,但只能拍到近处的一点小景。根本见不到远处的山头,更拍不到叫云海的奇观。我也想拍几张留念,结果一掏照相机是没电的。文友说改天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我。

  古寨头的夜充满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