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记

时间:2021-08-31

精选心情日记汇总10篇

心情日记 篇1

  大三了,许多同学都笑谈,如果再不努力,就连大学“黄昏恋”的尾巴都踩不上了。每每听到如此言语,我总在心里感怀:如果可以,我只愿做文字一辈子的恋人。

  空闲时,喜欢到学校的基藏库里去走走,每当看着整齐泛黄的一排排一列列的书籍就这么静默地站着等人,心里总涌起一股无法名状的感动。基藏库处于教学楼的底层,通风条件不是很好,书库里弥漫着旧书独有的味道,别人总说陈腐,我却以为,那是文字在时间的河流里沉淀出来的金砂,就这么被掩盖着,直到有一天一双求知的手把它抽了出来,那金砂才绽出耀眼的光芒。书籍的等待是静默而且优雅的,即使寂寞在时间的风华里可能凝结成石,化为尘埃,这份寂寞也有可能在低到尘埃的岁月里以自己的思念开出一朵朵孤芳自赏的花儿,那花儿里浸润的血与泪只有那泛黄书页及某个与书相通的心灵能够明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文字的原因,只要有书的陪伴,一个人的生活也可以如此的诗意。一个个方块字跳跃着组合成一篇篇或激昂或优美的文章,在别人的文字里我可以流自己的泪,我可以看到自己的身影,我的灵魂浸润在文字里,等着羽翼丰满得可以撑起一片晴空的日子。

  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小女孩,只需一只风筝、一个微笑、一片秋叶、一本薄薄的连环画,就可以令我的世界莫名多彩。所以我说,我只愿做文字的恋人,在那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构筑的世界里,我看见五千年的岁月凝结在一张张泛黄的书页上。在文字的心里,我听见仓颉造字之前震于苍穹的足音,我看到“春眠不觉晓”之时在花茎下呻吟的落花,即使经过了几个世纪,我依然能够在或温婉或豪放的宋词里体会到在那样一个复杂的年代里无数女人的无言清泪和几多男人的壮志难酬。天黑、天亮、灯闪、灯灭,白驹过隙,沧海桑田,丹青汉书上的血与泪,又岂是雪白笺纸上的唐诗宋词阐述得了的呢?时光匆匆流过,唯有文字是永恒的,它是任何时代喜欢追忆、喜欢追逐、喜欢追求的人的心灵慰藉。

  我的心里住着一个老灵魂,还需一杯清茶、一支竹笛、一轮落日、一本轻巧的《诗经》,世界才算完满。见不得现代社会的物欲横流,文字永远是我的避风港。我的文字不能成千上万地集结成本堆积在畅销书的区域,它应该是安静而深沉地躲在某个阳光不易照射到的地方,等我的挖掘,等我的发现,等我的欣喜,等我的感激。挑一个宁静的午后,在某一处安静的凉亭,品一口清茶,坐看云卷云舒,静听水涨水落,兴起吹一曲《梅花落》,兴尽吟一首《临江仙》,古人的智慧、古人的情怀、古人的哀愁,全在我的心上荡漾。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文字给予我的最珍贵的礼物。

  做文字的恋人,我永不孤单;做最真的自己,即使是心的角落快乐也永存。做文字的恋人,心灵当是一首诗,而处世之风当如散文,汇总的生活,应该就是一篇大气的小说吧!

心情日记 篇2

  安静的手机

  忽然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疲惫的眼睛

  毫无预兆地垂下了泪滴

  思念的委屈

  一点一点侵占着心灵

  努力

  抚平呼吸

  从你的叹息

  还能感受到不忍的心情

  隐藏起伤心

  重复着听似欢快的字句

  我也不甘心

  就这样和你拉开距离

  可惜

  输给命运

  我们成了悲情剧的主角之一

  结局设定始终无法自己决定

  爱情的美好

  瞬间化为泡影

  丝毫没有

  回旋的余地

  如今我的周围

  只剩下了空气

  你的身影

  成为心中最深的惦记

  好想一开始就不曾用心

  也许就能脱离

  上天早已安排好的陷阱

  虽然知道一切已成定局

  可还是会不争气地想你

  抬头看天

  希望能得到回应

  却只等来

  分隔一世的无情

  以为自己还有勇气

  相信自己可以放弃

  可是为什么

  事到如今

  还是依然想说

  我爱你

  听

  心流泪的声音

  轻轻地

  慢慢地

  坠入心底

  ……

心情日记 篇3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清晨的朗朗书声在校园一角才落,孙老师就说:“好。下面请大家看古诗旁边的这幅画。你们将耳朵凑近了去听,听有没有水流的声音?”

  古诗侧边一角,是一副黑白简笔的山水画。峰谷绵延的山旁,几颗树木错落有致的生长着。简洁的白描丝毫没有影响山的温情与草木的绿意和葱茏。一股清凉的感觉从繁茂的树叶间撒泻而下,瞬间,我似乎听到了一阵潺潺欢快的水声。仔细看去,花鸟草木生机勃勃,清晨林间的和谐宁静仿佛散发出一股清甜温爽的芳香逼人心扉。没有水的影子,耳畔却细流涓涓。

  孙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课上严肃,课下温柔。直到三年级换了语文老师,我再也没有见过她。而这堂《画》的课却在我心目中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印象。我爱古诗,我爱阅读。小小的我一个字一个字的去读哥哥刚放下的书包里的语文课本,整日里迫不及待的将他那本诗词摘抄拿来读。那些数得过来的汉字,在我口中被一字一顿的念出来,随着食指尖一点一点的挪动,渐渐显现出一些形象来。如马良的神笔一挥,姑苏城外寒山寺内便钟影绰绰;蓑翁独钓,举目银装;伴随猿鸟的嘶鸣,长长的思念在船头迅速缩短,故乡越来越近;孤帆远影反倒是将长长的离情拉的更长更瘦……文字的笔画在瞬间抽象,从中分离出或婉约,或广阔的场景。它令你激动,令你内心豁亮,头脑通达,神清气爽。

  记得在高中时,有一次县城搞了一场规模很大的猜谜活动。给出许多谜面,谜底是在给定的许许多多的规律难寻的成组词汇里寻找。我无意中在关于“楼台水榭”的诗意谜面上,联想到“近水楼台”与“向阳花木”的景象。在给定的千百个成对词汇的谜底里,我看到了一个词——“逢春”!与它对应的组合是孔雀。众里寻他,蓦然回首,谜底就是孔雀。在那一刻,知识带给你的是亲切,是无比的感动,更是自信。这句诗为我带来了那时小小的人生里的第一笔财富——40圆钱,以及对知识魅力的稚嫩却执着的感受。从此,读更多的书的渴望在心底执着生长,思考的习惯在对知识进行好奇探索的途中,引领我一步步走向真理,走向丰富。

  大学里,在外语专业的学习中,我被西方文学中的异域文化和动人的理性深深的吸引住了,对西方文学与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简·爱到蝴蝶梦再到双城记,我看到了英国乡间恬淡,穿束身礼服的活泼的姑娘,以及绅士淑女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的开放又克制的民族特质,甚至独立与仁爱的温暖人性;从拉伯雷到莫里哀到雨果再到司汤达等,法兰西民族自由奔放的浪漫激情扑面而来,徜徉其中,巨人风采、民族理性、人道思考与现实关怀等无一不耀眼璀璨……回首母语文化,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政治情怀、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豁达胸襟等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无不闪烁中华民族的智慧光芒。这种温润婉约、张弛有致的气质是不同于西方理性又开放的文明的。

  中西合璧,多种文化的交融为我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我开始不断拓展阅读范围,语言、文学、诗学、美学、哲学、政治等。将各种知识放在大熔炉里去洗炼和陶铸,你会惊奇的发现,随着视野空间的扩大,你迎来的是思维敏锐度的惊人变化。有容乃大绝不虚空。某天,当我一如既往的坐在图书馆阅览室时,一颗颗的文字不再是静止的。字里行间,你在波澜不惊中领略到一段历史的状况,一方风俗的奇异。错落的诗句里,字如珠玑,跳跃着的思想,如潮如浪,以各种独特的方式冲击着你的神经,敏感着你的一切生活经验。还有,我不曾了解的,哲学与理论还可以那样富有诗才激情,那样平易近人。在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吧”发人深省的言辞间,掩卷静思,无为为有为。毕业在即,我临时决定将考研的方向从英语语言文学转向外国文学。毅然撤下书桌上先前的复习资料,用写满字的一条短信告诉曾为我买专业书籍的老师我决定换专业了。很快,我收到他的回复,其中有说:“你的选择应会是更好的重生。”将先前的思绪化零,让自己轻装上阵。以简单的自我再次投入文学史的长河中拾珠捡贝,在国别文学的个案中感受具体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时,我像是一条久离大海的小鱼,重回水域,畅快自如。我似乎看到了重生的光辉。

  如今,我是一名真正的外国文学教师了。走上讲台,课堂成了我的另一方水域。在这片大海里,我努力放松,力求让我的'求知的小鱼儿们更客观的感受中西文化的差异,感知知识与理性的力量。在领略文学的旖旎风光时,让文学换化为高度的人文气质并在传承其社会功能中转化为自我与社会的生产力,成就自我,推进文明,有所承担。

  回首这一路走来,在知识的海洋里,与书为伴,路途风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