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记

时间:2021-08-31

心情日记汇总7篇

心情日记 篇1

  喜欢开车的人,多数都有塞车的经历,性格急一点的,郁闷烦恼坐立不安血压升高;性格温和一点的,听听音乐玩玩手机左顾右盼翘首以待。

心情日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塞车成了现代都市文明的诟病之一,走到哪儿塞到哪儿,喜欢开车,就要经得起这个考验。

  网络上有一条语录很到位: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开“宝马”堵车了,你却踩着“飞鸽”绝尘而去。以此形容开车的速度,居然没有骑自行车的快。

  最让人郁闷和添堵的,是家就在前边不远处,却只能眼睁睁地瞅着,可望而不可即。

  小区外面,除了一家大型超市,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开了两家外语培训学校、一家幼儿园、餐馆数家,到了家长接孩子的高峰期,根本别想回家,道路被那些接孩子的私家车堵得死死的,任你怎么摁喇叭,都别想从此路过,因为根本没人理会你。

  有一次从外面回来,在小区门口居然被堵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只好把车丢在街上,步行回家,吃饭喝水,休息后再回去取车。

  没车的时候,特别渴望有车,心中设想得无比完美,爱去哪儿就去哪儿,可是真的有了车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没车有没车的烦恼,有车有有车的无奈,城市不断发展和壮大,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私家车越来越多,可是许多街道还是过去规划的,又窄又小,并没有预计到有一天,城市里会出现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景观,所以一些城市实行单双号出行,限制车量。

  通常,往往是越有急事越塞车,比如上医院,比如上班怕迟到,比如约会等,心中急得火上房,可是坐骑在车河中,慢如蜗牛。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停车又迫在眉睫,哪儿都是满的,就像一个内急的人,满街转悠却找不到洗手间,越着急越找不到,随地大小便要罚款,随意停车也要罚款,最主要的是,影响别人正常的秩序,所有的好心情都在焦躁不安中支离破碎,消磨殆尽。

  有一次去一家新建的购物中心逛街买衣服,新建的停车场里,有很多空位,一下子解决了停车大事,心中狂喜。可是等到取车的时候才发现,这家停车场是按小时收费,一下午,停车费居然要几十元,心中的那点小快乐,一下子就被浇灭了,所谓寸土寸金,这便是了。

心情日记 篇2

  很多人认为爱,说出来就一定会做到,但是可心现在提醒你们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比如,你现在在妓院里,里面来了一个女的,如果你是男的话他就会说:哟~这位帅哥不妨来跟小女子,跳跳舞吧~”

  然后你就会被她迷住,然后他就会*****你。在床上他会说:我爱你。然后你就相信他了,因为你被她迷住了,然后你们**醒来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她不是处女之身了,然后,她说了句话你崩溃了,他说:给钱,昨天我让你睡了一天了,200元”然后你问他:你不是说你爱我么,?”“昨天,那是你把我睡了,我骗你的,要不,你以为我会喜欢你啊”你就会崩溃了

  一次,在一条小巷里,我看到了我最熟悉不过的男人。小雨了,因为他是我男朋友,我看到他的时候,她好想喝酒了呢,我刚想过去扶她,顿时,看到一个女孩子长得蛮好看的,就去扶小雨,然后小雨对他说:我爱你,我们结婚吧~那个女孩子把头深深埋下,我知道他脸红了,那个曾经和自己说过他要娶我的男孩,抛弃了我,我失望了,我终于知道了人们常说的“不可靠”这三个字。

  我希望大家可以为爱去奋斗,但是不要迷失了眼睛。爱,我也会说,爱你,我们大家都会说,可是我们要看看我们心里是否为你的他心疼过,伤心过,笑过,哭过,你可以为他奋不顾身,死都愿意,恭喜你你已经喜欢上你的他了,我希望你们大家可以幸福!

心情日记 篇3

  常听人们说现实,让人感慨万千。

  现实本是说客观存在的事和物。但社会发展到今天,它变了,变成形容词,形容你们那些龌龊的举止。

  现在人们所说的现实是由我国国情产生的。人口过多,收入与支出不能成正比滋生了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人们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为了生活不择手段。在人们的心里利益是第一位,但人们在伪装,心照不宣。

  记得我刚入社会那时,所见所闻,伤透了心,我很绝望,我想我这种人已经不属于这个社会,我应该离开这个肮脏的社会,到深山老林里坚守我的正道。于是,我隐居在大山上过着野人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明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社会既然已经如你们所说这么现实,那些被生活所迫的人都是现实中的弱者,人到无求品自高,想要德艺双馨,就要和现实作斗争。

  人们为了个人利益,眼中充斥着名利,虎视着周围所有可以谋求利益的人,然后用现实掩盖丑恶的行径。这样就可以心安理得,堂而皇之的触及道德底线。

  现实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和物,现实是人们的所作所为。

心情日记 篇4

  我三岁那年,父亲的部队从东北移防到满城县,那是山边的一个小山村,妈妈带着我们兄弟姐妹也随着部队坐着火车来到这里。这早有了现成的营房,红红的房子,半截是石头,半截是砖,依山就势整齐地排列在山坳里,在绿树的映衬下,特别好看。小时候,我知道这里的地名叫石头村,我们很喜欢这个名字,以至后来从火车票上得知叫“市头村”后,仍然改不了叫法。

  童年的记忆是零碎的,也许是从小坐火车来到这里的缘故,我一直喜欢火车,那可爱的小火车伴着我整个童年。

  每天那个黑亮亮的车头拖着几节车厢经过村边往返四趟,早上它进站时总会长“舒”一口气,那声音是我的上课铃儿,听到由远及近“嘶”的一声,我就拽起书包奔向学校,火车还没开走,我已在课桌前坐定了,然后听着它走远。午后,火车返城时我便放学了。这只从山外来的“大虫”跟我一起早出晚归。我也常跟母亲乘火车去保定城,现在早已记不得去城里做什么,只记得上课铃响了,母亲才招呼我拎了东西、锁了家门、快步向车站走去。火车厢里是一年三变的,有时是长条木椅,一张椅子能坐至少三个人,有时又改成了靠窗的'小椅子,只坐一个人,还有时便没了椅子、也没了窗子,我们叫它闷罐,这时便是年根了。现在我知道那是分淡季旺季的,淡季时换长条椅,旺季时便换成闷罐。火车在我们村停,现在想起来那站台约有一节车厢宽,若我们的车厢刚好停在站台处,则可以顺利地走下来,而我却记得跟母亲常常在铁轨下高高的石子堆中上上下下。旺季时闷罐里有些挤,但人们都很安闲,在里面摇摇晃晃一阵子便到了,因此,至今我还觉得石头村和保定城在一起。

  假期,我和同伴们爬上山腰亦或哪个山包的顶上,看着火车远远地来,车轮上红色的柄反反复复地向前奔,我以为它所有的力气都来自这儿,我想不出火车里坐着什么样的人、从哪儿来、去干什么,但只要他一露头伙伴们便不做声了,行注目礼般地迎它、送它,有时谁会大喊一声,其他人也便跟着叫嚷起来,火车里的人许是听不到的,但我总觉的火车能听到。我们一趟趟地跑上山,“看火车去”就把大家都招了来,火车还是老样子,还是准点到,但我们似乎就为这个看它,看得心里有什么东西蠢蠢欲动。

  上过小学一年级,小火车便带着我和母亲搬到了保定居住,城里有楼没有山,城里过的火车也比我们村的长得多,却再也没有了“看火车去”的招呼声,但我跟小火车的接触反而更密切了,父亲还在部队,我们的粮食关系还在“石头村”,每个月我得帮母亲回石头村买粮食,自然要乘小火车,而我石头村的伙伴们不仅等来了火车也等来了我。山坡上集合,最高处的位置便是我的,他们能清楚地看到我,我能清楚地看到火车,我得把保定城里的新鲜事传达给他们。城里有动物园,城里的马路真宽,最重要的是,我在保定能看到石头村从未看到过的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每次回去山坡上很快就会聚集不少人,我讲“《西游记》联播”,里面还有我很多自创的情节,但听书的伙伴们却一直闪着兴奋的眼神。天热了就会有人给我扎一顶柳条编的草帽,它能遮住阳光,也能让我的故事多几分精彩。远远地听到火车喘着粗气来了,我知道和邻家阿姨唠嗑的母亲已打理好大兜小兜的粮食,我必得飞快地下山了。我总能让故事停在最精彩的地方,伙伴们就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火车和火车上我的故事。因此,尽管我去了城里,但在石头村依然有权威,小火车延续并稳固着我的“权力”。记不得这样的日子过了多久,小火车渐渐载不动时光中长大的我和我的伙伴们了。

  小火车随着记忆渐行渐远,我的伙伴们也不知被往来的车轮载向了何方,他们会不会如我一样,在某一个瞬间听到小火车的轰响,想起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也曾自在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