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文章:金钱观不同,不必强融

时间:2021-08-31

  导语:与金钱观完全不同的人相处,不是一般的累。分享一篇人生哲理文章,欢迎阅读:

人生哲理文章:金钱观不同,不必强融

 金钱观不同,不必强融

  文 | 梁爽

金钱观能反映做人的品行

  几个朋友计划着周末小聚,其中牵头人问了一句,要不要叫上刘姐?空气突然尴尬起来,接着陆续有“别叫她吧”的声音。

  大家虽没明说,潜台词却是:不买单者,不受待见。

  我们这些朋友刚开始都争先恐后地抢单,后来形成默契,中午饭我买,下午茶你付,电影票她出,但这个轮流的默契一到她那,就自动跳过。

  我有点纳闷了,她在高新园区做软件,薪水算高;她在我们所有人中,年纪较大;她说花几万办美容卡,却从不买单,起初还找理由巧妙避开,后来直接理所应当等别人付。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们去看贺岁电影,我买票后,刘姐说有点小饿,提议先去买鱼蛋。

  我们几人谈着电影谁都没去付钱,一是她主动提议的,二是零食价格不贵,三是她离收银台最近,可我居然瞟到她给收银员暗暗抛了个“那边付钱”的眼神,我带着错愕把单买了。

  不是我计较这一二十块钱的零食费,只是她身上那股自作聪明、爱占便宜、不愿吃亏的“精明”劲儿,让我不爽。

  说句“金钱观会反映出一个人做人的品行”的话也不算夸张。

 金钱观浓缩着三观和未来

  女友之前拒绝了某位对她很有好感的相亲男士,介绍人说男方靠谱顾家,家在本地也不需买房,工作稳定也没啥压力。

  第一次见面吃饭时,他有些务实节俭的加分项,比如把纸巾撕成两半一人用半张,饭后把没吃完的菜打包带走。

  但后来女友觉得男方过分节俭了:

  聊起平时晚饭怎么解决,男方说吃点剩菜剩饭,或找家便宜馆子应付一下;

  聊起假期一般去哪旅行,男方说宁愿宅在家里,出门旅行就是花钱买罪受;

  聊起上映中的好看电影,男方说等保护期过了,再去网上找免费片源来看。

  她听完没再说自己定期看话剧或听音乐会,来犒赏自己平时忙到飞起的辛苦,好奇地问男方攒钱有什么计划?

  男方也说不上来,觉得既然不能开源就只能节流,再说将来花钱的地方还多着,万一生大病或出意外呢?

  女友认定与男方没戏。

  她想不通男方工作好且没负担,为什么不舍得花点钱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再说年纪轻轻的大好青年,凭什么就认定生活不能开源只能节流?

  要么是内心没有燃点和期待,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和他生活注定苍白无趣;

  要么是不够爱自己,连自己身心都照顾不好的人,应该也不会好好爱别人;

  要么是对将来没信心,宁为明天生病或意外存钱,也不健康快乐地过当下。

  在她看来,包含赚钱观、消费观和理财观的金钱观里,浓缩着一个人的过往经历、家庭影响、三观形态、生活态度和未来发展。

  与金钱观完全不同的人相处,不是一般的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