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名言摘录(2)

时间:2021-08-31

  ☆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 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 宁可忍耐而死,不可向利而生。

  ◎ 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 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 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 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 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 人以气为主 ◎ 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 才下手便想到究竟处。

  ◎ 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不静则燕居闲暇,亦憧憧亦靡宁。静在心,不在境。

  ◎ 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 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 家和则福自生

  ◎ 一念不敢自恕,斯可谓之修。一语不敢苟徇,斯可谓之直。一介不敢自污,斯可谓之廉。

  ◎ 人亦不可闲惯,闲惯则些小事便不可耐。

  ◎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 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 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 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者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盘庚迁殷,武伐纣,三令五申,犹恐弗从。盖恒情多隐于远识,小人不便于己私,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

  ◎ 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 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 天物愚者真,智者伪;愚者完,智者丧。

  ◎ 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得欲为乐。欲无时可足,故乐不胜忧。理无时不存,故随在皆乐。至乐顺理。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 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固不可惧祸而误入小人之党,亦不可恃为君子而有与小人角胜之心。

  ◎ 人有过喜谈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过恶,闻之漫无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谓大公,以责人之心责己,是谓大勇。

  ◎ 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 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 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 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 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 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 不位而尊者曰道,不贷而富者曰文。噫!吾将谓得时乎?尊而骄者不为矣,吾将谓失时乎?富而安者吾为矣。

  ◎ 家和则福自生

  ◎ 既不俗为小人,即不勉为君子。欲又不能,志不立故也。

  ☆ 须先立坚卓之志

  ◎ 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 非望之福,祸必继之。急当恐惧修省,多行善事,若一骄则不可救矣。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 处事宜决断

  ◎ 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 广其识则天下大

  ☆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 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 小仁者,大仁之贼

  ◎ 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 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 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祸。小人不知祸福之相倚伏也,则侥幸以为尝。是故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意,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 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 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保

  ◎ 语人之短不曰直,济人之恶不曰义。

  ◎ 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 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 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 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

  ☆ 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 处事当务详慎,不可尽兴燥脾。凡饮食举动言语笔墨,尽兴便放肆。一燥脾便刻薄,其始无害人之心,而其事必至于害人。初若不至杀身,终至杀身而有余也。

  ◎ 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 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 防身当若御虏,一跌则全军败没。爱身当如处子,一失则万事瓦裂。涉世甚艰,畜德宜豫。布人以恩,而外扬之,则弃,教人以善而外扬之,则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