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篇文章我有话要说心情随笔(2)

时间:2021-08-31

  第二条是微观的细线条,深情厚谊。对人情世故的探秘和感知。本文叙述了主人公叶苹院长与昔日同学、老乡的深厚情感;有表现叶院长与同事、教师及普通员工的和谐关系、还有他对艺术的不懈情怀和生活情趣的感悟:特别是当他向我们介绍自己亲身见证和参与新校创办、建设、发展的经历过程时,喜悦和自豪溢于言表,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学院刻骨铭心的感情。尤其让我感动的是,他工作繁忙,还反复嘱咐我常去学院走走,聊聊天、看看书、看看展览、散散心。我知道,他是担心我退休生活孤独。

  叶苹院长作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行政管理者之一,上海复旦大学知名教授、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引领者,世界QS大学学科排名100强的学科带头人,教师员工、学生心目中的好领导、好老师。他知性重情,外秀内敛。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有一大批这样的好老师好领导,是国家教育的希望之所在。然而,知道他儿时经历的我明白,叶苹是一位有故事的人。凡此种种,难道还不足于说明该文的厚重感吗?

  本文在语言上自然朴实、情真意切,在结构文体上散而不乱,层次清晰、主次分明、叙议结合、情景交融。用《》编辑的话说:“文章语言生动,感情丰富,让读者浮想联翩”。我这样说,恐怕有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之嫌。好在网上文章还在,有兴趣的文友和老师不妨打开看看,特别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读文斎》虽没有对本文打分和热评,但在获奖排行榜中《视觉飞扬 情满松江》还是赫然在目。莫不是刘老师的评语起了作用?

  《》在该文发布的第一时间,就报告我获奖的信息,并通知我兑现奖金(不多,只是意思意思)。当然,也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能成功,我在《读文斎》就有多篇文章遭遇退稿。作为业余作者我,自然荣辱不惊,理性淡定的对待,总结经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  我以为:网络文坛不仅是文学作品交流发布的平台,还应该成为学术探讨的阵地。目的是浓厚创作氛围,提高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写作水平和鉴赏能力,从而激励更多的人投入到写作中,去描绘、去歌颂火热幸福的美好生活,我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