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随笔

时间:2021-08-31

  俗话说“开源引流”,这说明有源头,不一定就有流水。“源头”要经过开挖,方能把“水”引出来。如此看来,教师的作文指导,全在“引”的功夫上。这个“引”,一头连着源头(儿童的生活),一头连着溪水(儿童的习作能力)。“引”是从生活体验到书面表达的转化。如“引”得不到家,“源头”里自然就流不出“溪水”来了。那么,教师该如何“开源引流”,让每条小溪都能涓流不止——

  一、搭建课堂直接生活材料库,让儿童现场实践“开源引流”

  儿童作文原来就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只是学生不知道这就是作文的“溪水”,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去开源引流,做到常“引”常“新”,这才能让学生对身边的生活有一双观察的“火眼金睛”。观察,教师一定要现场指导,先让学生说观察到的事物,纠正观察的不足及语言组织的缺陷,使学生及时、准确、生动地把观察到的事物“翻译”成语言,培养他们养成仔细观察、捕捉生活素材、及时认真思考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儿童积累素材的能力。

  一次班队课上进行快乐阅读比赛,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到了展示成果的时候了,从“鼓励奖”到“优秀奖”再到大家都期待的“智多星奖”。当我每一次报出获奖名单时,都有孩子发出“哇、哇……”的叫声,当报到“智多星奖”时,班级里不约而同地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于是我当机立断马上进行作文训练:“你们那么喜欢智多星奖,现在我们在课堂上仔细地看看你的同学,你觉得平时同学的表现那些人才可以称得上是‘智多星’呢?”教室里一阵静默,不一会儿,有孩子在下面窃窃私语了,我看许多孩子已经捕捉到了素材,就趁热打铁:“把你想到的都大胆告诉我们吧,但在你说的时候还要告诉我们在你心目中这个智多星的外貌特点,利用几分钟好好观察,看谁称得上是观察的‘智多星’”?于是几分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