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颖的作画方式,不同的反响随笔

时间:2021-08-31

新颖的作画方式,不同的反响随笔

  无锡市硕放中心幼儿园 陈萍

  背景:

  12月的色彩创意课年级组定于在瓶子上作画,瓶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可以在瓶内和瓶外进行创意,加上正好的《图形宝宝》主题,小朋友认识了圆形和其他图形,针对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为他们的动手能力差,加上本班特色是以拓印为主,因此就生成了在瓶外进行用圆棉球拓印蘸画。

  实录: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图片,你们看看是什么,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的说出了自己看到的,我再问,如果请你给他添点东西,可以变成什么,可以运用我们这次认识的圆形哦,因为有了先前经验,贴糖葫芦,小朋友看到有一根小棍子的图片,都说出了可以给他穿上红果子变成一串糖葫芦,其中有一张图片是一个碗,小朋友又说添上圆圆的汤圆就是一碗汤圆,幼儿纷纷说出了可以添画的内容,有的说可以添成一串葡萄,可以添成苹果树,有了这些经验,我就下发了一些纸,让幼儿用蜡笔画圆形给他们添画,看画的差不多了,我就出示事先刷好底色的瓶子和夹子和毛球,告诉他们,今天我们要运用夹子棉球在这个瓶子上作画,老师已经在每个瓶子上画上了一些东西,你们想想可以怎么添,请你动动脑筋,就像刚才你们添画在纸上一样,有了先前的经验小朋友们拿到后依次就说说,大胆的做了起来,有一个小朋友在添画好苹果树后,我说谁喜欢吃苹果呀,他说毛毛虫爱吃苹果的,我要给他添条毛毛虫。。

  分析与反思:本班幼儿由于动手能力较差,加上持续性差,上这节课时,我由于考虑到材料的限制,因此就让幼儿在纸上先练习,幼儿在经过想象与绘画后,有了一定的经验,再出示瓶子利用毛球和木夹子制作的拓印蘸画小毛球,这些物品都是幼儿从没接触过的,小朋友都特别感兴趣,在添画过程中,由于只要使用棉球蘸了排列着印,比绘画更简单,但简单中又具有趣味性,幼儿参与度极高,有的还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多添点其他的,如地上有毛毛虫爬,天上有太阳,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让他不再停留于模仿上,根据《指南》提出幼儿绘画时,不提供范画,本堂课上,我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创作,我采用了让幼儿通过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进行引导,丰富了幼儿的想象,本节课我使用的拓印蘸画小毛球既可以代替手指展现手指点画的效果,也保护了幼儿稚嫩的小手,加上在瓶子这个独特材料上,唯有蘸画,才能清晰的展现作品。

  在课上,也出现了一些情况是我始料不及的,如幼儿在取放这个棉球时有点混乱,因为我将所有颜色的棉球都统一放在一个地点,幼儿需要什么就取什么,场面有点混乱,或许分组进行会更好,幼儿在蘸颜料时控制的也不是特别好,因为我给的是比较浓稠的,幼儿第一个印时特别多,容易淌下来,下面的又会没有,我应让幼儿在纸上先印几个,再印瓶子上,让幼儿更好的把握,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

  幼儿园优秀教案:哈巴狗

  活动名称:哈巴狗设计者:赵晓萍活动目标:1、进行大小声的分辨练习。   2、利用肢体语言进行大小声的练习。活动准备:鼓、手偶、挂图活动过程:   一、律动《哈巴狗》   二、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一个小客人“哈巴狗”。   1、教师出示“哈巴狗”的手偶并大声说:“小朋友们好”,幼儿也大声说:“哈巴狗好”。教师小声说:“小朋友们好”,幼儿也小声说:“哈巴狗好”。   2、结合手偶和挂图讲解《哈巴狗》的故事。故事:一天,狗妈妈要出去给狗宝宝找肉骨头,它对狗宝宝说:“别人来敲门时千万不要开门,妈妈回来时会大声敲门,你就小声敲门。妈妈大声汪汪叫,你就小声汪汪叫”。狗宝宝说:“妈妈我记住了”。   妈妈高高兴兴地去找肉骨头了。它走啊走(大声说)走啊走(小声说) ,终于在路边看见了一块肉骨头,它连忙叼起来向家里跑去。到了门口,狗妈妈大声地敲门(教师大声敲鼓发出咚咚咚的声音),狗宝宝听到了马上在门里小声的敲门回答(教师小声敲鼓发出咚咚咚的声音)。狗妈妈又大声叫“汪汪汪”,狗宝宝小声的叫“汪汪汪”。狗宝宝对上暗号后,知道是妈妈回来了,就赶紧打开门,和妈妈们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上了肉骨头。   三、利用肢体语言进行大小声的练习   1、请幼儿用大声、小声模仿狗妈妈和狗宝宝敲门的声音。   2、请幼儿用大声、小声模仿狗妈妈和狗宝宝“汪汪”叫的声音。   3、教师:小朋友模仿的很好,想在请小朋友大声的为自己鼓鼓掌,小声的为自己鼓鼓掌。   4、教师:小朋友用嘴和手发出了声音,看看你身体还有那个部位能发出声音。   5、幼儿尝试身体还有那个部位能发出声音,并进行大小声练习(例如:幼儿说脚能发出声音,教师就请幼儿进行大声跺脚和小声跺脚的练习。)   四、圆圈游戏练习   利用鼓进行走走停停的游戏。听到鼓声幼儿四散走,当鼓声停止时,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进行大小声的练习。(例如:鼓声停止时,教师说:“大声拍手”,幼儿就做相应的动作。)

  幼教大班体育教案:认识轻重

  目标

  引导幼儿学习辨别物体的轻重,并进行排序,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学会使用轻重的词汇来表述事物的特性。

  准备

  1. 轻重明显不同的三种物品(最好同样大)如砖块(半块或三分之一块)、木块和泡沫塑料块各一块;轻重明显不同的三种装在包中的物品(最好同色的包,同样大),里面可分别装小石头、豆子和稻子(带壳的米)或其他物品各一包;天平称一个(可以用筷子和绳子自制成手拎的天平)。

  2. 幼儿每两人一盘小石头、一盘纽扣、一盘木块(数量相同)、一个天平称(自制,也可不要)。

  3. 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过程

  1. 比较两种不同轻重的物品

  (1)教师出示砖块和木块,提问:哪块重?哪块轻?怎样才能知道?(用手掂)请两三名幼儿上来掂量比较,告诉大家轻重,选出重的交给教师。教师再出示木块和泡沫块,提问:哪块重?哪块轻?请两三名幼儿上来掂量比较,告诉大家轻重,选出轻的交给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