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热闹这件事的杂文随笔

时间:2021-08-31

凑热闹这件事的杂文随笔

  今天早上六点钟就起,刷牙洗脸,吃了根香蕉补充能量,下楼去取了快递。回到家,穿好袜子和鞋子,在跑步机上开始跑步。先前是一边跑一边看《排球少年》,如今是一边跑一边听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因为不用眼睛,把眼镜摘了,倒是有趣。

  昨日除了没有运动半个小时以外,其他的每日任务都做完了,包括写信,背单词,做GRE阅读填坑,写GRE作文发给老师,以及学习张三久的价值感知投资训练。但除此之外,若是去回忆昨日我都关注了什么,甚至上一周,上个月,我却根本毫无印象了。

  李笑来在第一个概念里讲注意力,认为这是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走到三个大坑而不自知,莫名其妙地凑热闹,心急火燎地随大流,操碎了别人的心肝。我也不例外,可能作为一个自认自私又冷酷无情的人,并不经常去“操碎别人的心肝”,但是“莫名其妙地凑热闹”却是每日都在做的事情。仅仅是从今天早上开始记录自己的注意力开销,从早上六点到现在,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我就已经在凑了很多次热闹了。

  首先,早起之后,将手机关闭飞行模式之后,微信的`推送就第一时间到达,是朋友在问我感恩节的假期一般放多长。我点开微信,等待登陆加载之后,回复了“我不记得了,大概一个星期吧”之后,不由自主地看到了那些上千上万条的未读群消息。我可能加入了十几个群,每个群都有99+的消息未读,如果要一一读完这些消息,不知道要用多少时间或者注意力。除此之外还有关注的公众号推送,有十几条新的推送。幸好,我只是打开了其中的一个,便去了洗手间刷牙洗脸,打断了在微信上“凑热闹”的行为。

  为了阻止类似的事情发生,我在刚刚把微信的推送给关掉了。更具体一点,其实是几乎把手机上所有软件的通知功能全部关掉了,只留下了几个。IOS系统没有一键关闭所有APP的通知,因此不得不一个个点开进去,选择关闭。而正是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意识到,原来我给了这么多不同的APP打扰我,浪费我注意力的机会。很多时候,当我在使用手机背单词,并不会一直背下去直到背完,因为中途往往会有奇怪的推送跳到我的面前,例如美团,例如饿了吗,例如微信,例如闲鱼。

  而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一种结局是并不去管这些推送,而是选择继续背单词。但本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一旦被打断,重新拾回来又需要一定的时间,更别提背着背着就在想,今天中午要吃什么,要点什么外卖,或者想着要怎么回复这条微信。更糟糕一点的结局是中断背单词,点开外卖软件,开始在各种美食的选择中,挑花了眼,或者点开了微信,被未读群消息,朋友圈,公众号推送分散了注意力。因此,中断了背单词的这件事情,而不得在剩下的一天中,花费计划之外的时间,而在下一次的背单词中,又会重复同样的循环。

  仔细想想,绝大多数的时间里,我曾看过的朋友圈,读过的群消息和公众号推送,对于我的长期成长并没有任何帮助,因为我早在下一秒就全部忘记。早已忘记了的事情,又怎么会对自己有帮助呢?就连李笑来在专栏里也都反复强调,哪怕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你也需要反复地读,反复地思考,直到它真真正正地被你记住,成为你的一部分。

  今天跑步的时候听到李笑来谈坚持和努力这两个词,他说,这两个词对他来说并不存在,他刻意地把它们从自己的操作系统中剔除了。因为如果一件事你觉得需要努力、需要坚持才行,那这件事基本上从一开始就注定做不成了。因为需要努力,需要坚持,就说明你骨子里就不愿意去做。

  而另一件令我感到恐惧的事情,莫过于早在几天前,我就听到李笑来讲,自己为了不让自己的注意力被打扰,关闭了所有的推送。但是为什么那个时候我只是听了,却没有去做呢?那是因为那个时候的我,还对注意力被推送影响这件事情不以为然,或者说,并没有正确意识到注意力的重要性。尽管眼睛看到了注意力是最宝贵的财富,尽管前几天写信也在写这一句话,但是却并没有真正地理解这一句话。仔细想想,如果你珍重一个东西,应当做的事情就是将它好好保管,而不是放在地上落灰,或者任人剥夺。

  理解一个道理唯一的表现就是,按照这个道理去做。而最可怕的是,我也确确实实知道这句话,却并没有真正去做。

【凑热闹这件事的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1.凑热闹杂文随笔

2.我刚知道这件事杂文随笔

3.杂文随笔

4.让的杂文随笔

5.你有没有思考过死亡这件事杂文随笔

6.随笔日记杂文随笔

7.随笔起跑线的杂文随笔

8.随笔写的日记杂文随笔

9.随笔记杂文随笔